职总平价发言人和昇菘发言人受询时都指出,过去几周,口罩的需求和价格保持稳定。昇菘发言人说,公司将致力于确保售价稳定,除非供需出现突发情况。

口罩销量逐渐减少 有业者已退出市场

在本地游轮业工作超过25年的他也说,当时设口罩制造厂是为了提升我国口罩的生产量,但意识到口罩需求会在两三年内逐步减少。目前三名创办人都回归原本的全职岗位。

黄筱雯(27岁,用户界面和体验设计师)去年7月曾确诊冠病,体内应还有自然免疫力,但她在室内会戴口罩。她认为,在室内戴口罩已成为一种习惯,加上公交空间有限且往往拥挤,让她更不放心摘下口罩。

SMRT集团首席人事官李炎珠回复早报询问时说,虽然搭乘公交不再须要戴口罩,但公司仍鼓励前线工作人员执勤时戴上。

据《联合早报》记者观察,星期一早上7时许至9时的高峰时段,约八成巴士或地铁的乘客戴着口罩。到了早上10时许,即便乘客大量减少,绝大多数人还是没把口罩摘下。

我国疾病暴发应对系统警戒级别星期一(2月13日)下调至绿色,并取消已推行三年的强制戴口罩措施,公众搭乘公共交通时再也无须戴口罩。不过,大多数人仍保持戴着口罩搭地铁或巴士的习惯,不戴口罩的以年轻人居多。

不再强制戴口罩后,我国口罩销量相信将逐渐减少,有口罩业者已退出市场。

也有不少乘客虽没戴口罩,却随身携带,以备不时之需。陈丽华(68岁,兼职保险经纪)把口罩挂在脖子上,她告诉记者,如果搭乘的巴士或地铁拥挤,或察觉身旁的乘客身体不适,她才会戴上。

莎菲克(29岁,护士)则认为,政府把疾病暴发应对系统(DORSCON)警戒级别下调至绿色,意味着我国已很安全,所以没必要戴口罩。她说:“我每天因为工作戴口罩长达10小时,脸部好几次过敏,现在搭公交不必戴,真的舒服很多。”

另外,公交职员也与公众一样,可选择不戴口罩,但大部分巴士车长开车或在巴士转换站走动时仍戴着。记者走访五个地铁站也发现,绝大多数工作人员都戴着口罩,在地铁站巡逻的公共交通保安指挥处警员也不例外。

王永恩(16岁,学生)去年12月确诊,但由于家中储存了五六盒的一次性口罩,因此决定照戴。他受访时说:“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再被强制戴口罩,与其等它们过期,我们一家会继续戴口罩。”

成立于2020年的本地口罩生产商The Mask Fellows去年12月全面停止接单,不再生产口罩。公司联合创办人崔敏耀受访时透露,自我国去年8月解除室内戴口罩的限制后,口罩销量便开始减少。

陈俊勇(47岁,科技业人员)本月底将到印度尼西亚旅游,加上从未确诊,因此决定继续戴口罩。他说:“我会观察我国未来几个月的确诊病例,如果情况维持或改善,我可能就不戴了。”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