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樟宜综合医院一直致力于利用科技来提升服务和治疗素质,她因此获得灵感,并同科技部门研究这个可能性。
加入基层服务20多年的蔡健铭说,无论是在电梯内放置搓手液,并定期去更换,还是挨家挨户派发关怀礼包,都需要人手,这得感谢四五十人的核心团队及众多义工。
麦锡威副教授刚担任卫生部医药服务总监不久,迅速召集包括传染病和公共卫生专家的多学科团队,根据专业意见制定抗疫策略,并向抗疫跨部门工作小组的部长们提供建议。他获颁功绩奖章(冠病)。
麦锡威是功绩奖章(冠病)的得主之一。他通过电邮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不忘感激一众公共服务人员和医护人员的辛劳付出,也坦言公众和家人给予的鼓励,支撑他度过了无数个漫长会议。“我收到很多电邮、信件,甚至有陌生人在公共场合认出我,前来为我加油打气。”
尽管如此,他迅速召集了一群包括传染病和公共卫生专家的多学科团队,根据专业意见制定抗疫策略,并向抗疫跨部门工作小组的部长们提供建议。作为工作小组记者会上的“熟面孔”,他总是以沉稳的姿态汇报最新疫情管控局势,消除公众的疑虑。
无论是推行全国疫苗接种计划、冠病医疗方案,还是策划医疗资源,并通过国内外的合作掌握更多有关检测、疫苗和治疗方式的信息,麦锡威都是关键人物之一。
他说,波东巴西组屋有300多部电梯,公寓有100多部,搓手液当时短缺,他的团队好不容易才找到愿意批发1000瓶搓手液的厂商。
当居家隔离措施实施后,团队每接到居民通报,就会在当天把装有检测仪、维他命C等的关怀礼包送上门。
为了方便和鼓励年长居民接种疫苗,他领导团队安排往返疫苗接种中心的巴士服务,在三个星期内安排近120趟,共接送约1100名年长者。
主导设大型紧急医疗设施 陈聪敏疫中协助引入客工
所幸圣淘沙名胜世界主席兼总裁陈启德挺身而出,安排为护理设施装置酒店用于管理预订和住宿的系统,并加以调整,顺利在期限内解决问题。陈聪敏说,团队之后仍面临许多挑战,但都在多方伙伴的协作下一一克服。
她指出,确保护士团队士气高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此外,一些护士感染冠病或者因家人或身边有人染病而必须隔离,使到人力紧张的情况雪上加霜。
当时医院面对的另一项挑战是支援卫生部的客工拭子检测行动,因为院内病人暴增,人手有限更是百上加斤。
因冠病被隔离在加护病房里的病人饱受病痛折磨,家人也无法探视,心中的恐慌和焦虑可想而知。医院虽可让病人通过视讯同家人见面,可是需要护士在旁操作通信器材,这在人手吃紧的时候是过于奢侈。
当民众涌到超市抢购必需品时,他到超市安抚紧张情绪,劝大家把过多的鸡蛋和快熟面放回货架;安全管理措施实施时,他充当安全距离大使,耐心劝阻不遵守规定的人。
陈聪敏为确保我国供应链抵受得住国内外的多次干扰,发挥了重要作用。
盛港综合医院的首席护士林宝燕(51岁)获颁同一奖章。她也认为,冠病疫情考验了团队克服困难的能力和耐力。“疫情不断演变,我们的工作流程和安排也跟着持续调整。”
她说,工作量暴增,医护人员出现负面情绪是难免的,但医院全体人员紧密合作及沟通,高度发挥团队精神,终于渡过了难关。“我们知道每个人都在直接面对挑战,贡献了超过百分之百的心力。有困难时,我们会一起剖析问题,找出解决的办法。”
方月卿的贡献获得表扬,获颁公共行政奖章(金)(冠病)。“能够获奖是对我们整个团队的肯定,激励我们保持动力,继续应对任何可能发生的危机。”
“疫情进入第二年,然后又拖到第三年,导致大家的情绪越来越紧绷。医护人员像是被困在一个永不停止的循环中,不断有冠病患者入院。”
波东巴西公民咨询委员会主席蔡健铭(65岁)在抗疫期间,全天候投入社区前线,因此获颁公共服务星章(冠病)。
普通外科医生出身的麦锡威副教授(56岁),刚就任卫生部医药服务总监不久,就面临冠病暴发的巨大考验,一时之间犹如“陷入深渊”。
经过内部讨论后,方月卿调整人手部署,将服务缩减部门的护士调到前线,例如专科诊所的护士。“我们得考虑到被选中护士的能力,还须要顾及他们的感受。我们因此进行了多次视讯会议,向同事们说明情况。我们也展开多轮培训,确保他们有能力执行任务,以及清楚明白如何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庆幸的是,没有同事在支援任务中感染冠病。”
他在疫情初期也主导设立几个大型紧急医疗设施,包括新加坡博览中心的社区护理设施,以及丹戎巴葛码头的社区康复设施。他忆述,2020年4月7日,博览中心的社区护理设施才动工四天,便接到通知要在三天后接收首名病患。准备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但团队当晚察觉护理设施少了一个像医院般的IT系统,用于管理病患流程与数据。“我当时想过,这可能会成为我们雄心勃勃期限的绊脚石。”
他说:“从疫情开始至今,我的字典里没有‘害怕’二字。我唯一的目标就是把工作做好,承担这个责任。”
随着疫情局势演变,社区防疫措施不得不一再调整。彭建强率领国土危机执行小组,监督落实抗疫跨部门工作小组的决策,一遍又一遍地调整安全距离措施,以及边境限制等。
冠病2020年初开始在本地传播时,原为临床专科护理师的方月卿正准备接棒为首席护士。就在农历新年时,她接到上司的通知,要她为冠病备战。
以机器人助隔离病患视讯 首席护士腾出人手支援前线
这期间,团队得采取不同策略应对疫情,包括病毒阻断措施、疫苗接种差异化措施,以及边境限制。最初,没有人料到疫情会持续超过几个月,如今却已持续快三年,并预计成为地方性流行病。“因此,我们也学会了如何在管理这样一个长期大流行病时保持坚韧,这让我非常有信心,我们作为一个国家,既有能力(capabilities)也有量能(capacity)应对未来的流行病和新型传染病。”
体恤医护人员负面情绪 紧密合作沟通解决问题
通过彭建强的带领,公共服务部门在短时间内制定大规模的隔离机制,搜罗医疗物资和其他必需品的替代供应来源,并在全国范围展开追踪病例密切接触者的工作等。公共服务能在危机期间保持高昂士气,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的领导能力。
公民咨委会主席蔡健铭 社区抗疫里外一脚踢获星章
对于获得表扬,他说:“这个奖项肯定了整个波东巴西团队的集体努力,包括基层领袖、选区办事处团队、社区合作伙伴和居民。我非常荣幸能够获得他们的信任,让我成为一个有效的社区领袖。”
“更甚的是,我们在疫情初期做出许多决定时,对于病毒会如何发展还不甚了解。我们不得不去推测,相比起我们实施任何社会、经济或边境限制的后果,这一大流行病会蔓延得多广泛、多快,而且会有多严重。”
面对边境限制造成的人手短缺,陈聪敏致力帮助重要领域安全引入客工。他也联合领导越战越勇工作小组,力求把握疫情可带来的机遇,为新加坡的复苏之路做好准备。
随疫情调整社区防疫措施 彭建强落实决策兼顾士气
客工宿舍出现感染群时,蔡健铭立刻行动,于是波东巴西成了本地首先在每部电梯里都放置搓手液的地区之一。
樟宜综合医院的首席护士方月卿(51岁)当时不断思考如何突破这个限制,结果找到了一个好办法,就是以机器人取代护士。
彭建强说,最大的挑战在于局势不断变化,近两年都不曾消停,导致公共服务人员一直马不停蹄地工作,有时新政策才落实不久,又得再次改动。
这个想法果然行得通。病人的家人只须预约,时间一到,机器人便会把通信器材送到加护病房,并负责操作视讯系统。医院至今仍提供这个服务,并会扩大到其他隔离病房。
另两名同样获得这个最高殊荣的是PSA国际港务集团总裁陈聪敏(62岁),以及内政部常任秘书彭建强(5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