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场景,实际上出现在虚拟实境(Virtual Reality)眼镜里,见习关卡人员戴上它之后,就能根据预先设定的“突发状况”进行训练,学习如何有效、快速地做出反应。

他说,举行实体训练须要投入不少人力与时间,相比之下,虚拟实境科技能让见习生反复尝试任务,需要的资源也较少。“研发虚拟实境训练时,科技的前瞻性是一大关键。虚拟训练尤其受年轻见习生欢迎,提高了他们对训练的兴趣。”

移民与关卡局训练指挥处助理监察卓文谨(32岁)是研发虚拟实境场景的其中一员。他受访时说,除了把在关卡值班遇到过的各种状况搬到虚拟实境中,他还得定期收集反馈,了解各部门的作业要求,确保虚拟实境训练与时并进。

关卡大厅内“出现”无人看管的可疑行李,见习关卡人员必须在最短的时间里锁定行李的所在位置,检查里头是否藏有危险物品,避免意外的发生。

在训练见习生的过程中,卓佩璇利用虚拟实境技术,通过电脑模拟大型火灾现场,加强民防见习生的策略部署和临场反应能力。

“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法预测对方会如何反应,顺利完成任务的方式也不只一种。能否顺利完成任务,关键在于执法人员的现场反应。因此,除了善用科技,机构也应致力于培养执法人员的临场反应。”

另一名得奖者是民防学院的女教官卓佩璇(29岁)。对她而言,能够见证见习生一天天蜕变是她当教官最大的满足感。

专攻虚拟实境科技的雷布登学院(Rabdan Academy)研究员阿曼达(Amanda Davies)博士受访时说,受过虚拟实境训练的见习生,结业后上岗时会发现,比起虚拟世界,现实中存在更多变数,尤其是当任务涉及到其他人时。

卓文谨认为,在研发虚拟实境训练的过程中,最困难的莫过于设想所有在现实中可能发生的场景,他的团队会继续努力改进技术,提高训练效率及质量。

这套训练“教材”共有20个虚拟场景,见习人员可以学习在不同的虚拟实境场景中,应对各种突发状况,从而加强管理攻击性武器及执行车检等方面的能力。

见习人员在不同的虚拟实境场景中,可根据预先设定的“突发状况”进行训练,学习如何有效、快速地做出反应,同时加强策略部署。

她说,现有的虚拟技术跟身临其境还是有一定的差别。“学员无法感受火患现场的高温,少了真实感,在这个环节上,教官必须懂得通过调整语速等技巧来带动气氛。”

民防学院女教官卓佩璇认为,能够见证见习生一天天地蜕变,是她当教官最大的满足感。(陈斌勤摄)

在工作岗位表现杰出的卓文谨,星期二(12月6日)从内政部兼国家发展部政务部长费绍尔副教授手中接过内政群英训练优秀奖。这个奖项由内政群英学院颁发,今年共有17名内政部的教官获奖。

明年1月3日起,移民局将从警察部队手中接过兀兰和大士两个陆路关卡的保卫防护职责,有鉴于此,当局早已将这两个关卡环境“虚拟化”,成为用来训练并提高学员保卫防护技能的虚拟场景。

17名内政部教官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