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市镇会去年也开始循环利用歪倒树木的枝干,制成座椅放在邻里。短短10个月内,当局共用13棵树制作了87张木椅,节省了约1900公斤的木材。
这些生态连接点遍布丹戎巴葛社区各处,每个介于100到200平方米之间,种满了精心挑选的芦莉草(Ruellia)、龙船花(Ixora)和闭鞘姜(Costus)等植物。郑业勋就说:“这里的植物为多种鸟类和昆虫提供它们所需的食物和栖息处,而动物在觅食过程中也能传播花粉和种子,扩大绿化范围。”
从去年5月到今年7月,市镇会共收集了1040吨木屑,足以涵盖丹戎巴葛区内的所有树木。
丹戎巴葛市镇会助理总经理安东尼说,市镇会能够成功实施环保计划,少不了居民的踊跃参与。“市镇会定时通过社交媒体、居民通讯群体和线上线下布告栏与居民分享环保信息。”
“我们修剪大树,每天可收集多达三吨的树枝,相当于两大罗厘的容量。以前,我们须付钱让废物管理人员把这些树枝运到焚化厂。”
绿意盎然、鸟语花香的生态连接点不仅能通过吸收二氧化碳来净化空气,更能点缀邻里环境,提供居民一个放松的空间。市镇会计划在2030年前,共打造300到500个生态连接点。
树枝、厨余、旧鞋旧衣服,看似毫无价值,这些废物其实只需巧思就能重获新生,发挥更大用处。丹戎巴葛通过废物再利用助区内推行环保和绿化措施,成为本地首个绿色市镇理事会“优等生”。
除了绿色空间,市镇会去年也在红山景巴刹与熟食中心设置食物垃圾处理机,每周可从500公斤的厨余中处理约100公斤的化肥材料,用于种植肥料。在这之前,所有厨余都被丢弃。
张珊珊说,团队几乎没有任何人有环境管理的背景,大家都是一边尝试一边学习。“居民们这么积极参与,也鼓励我们继续努力,把环保绿化做得更好。”
通过巧思,丹戎巴葛市镇会把日常中看似无用的“废物”转化成有价值的材料,进一步推动区内的一系列环保和绿化措施。丹戎巴葛市镇会是我国首个获颁低碳新加坡计划(LowCarbonSG)的市镇会,也是首个获新加坡环境理事会认证的“绿色基因机构”(Green DNA Organisation)。
绿色环保的社区环境人人爱,但如何打造和维持大有学问。丹戎巴葛市镇理事会园艺经理郑业勋就说,市镇区内共有约2万9000棵树,每棵树平均六到八个月就要修剪。
居民也积极响应市镇会举办旧物回收活动,去年和今年的两场就分别捐赠了约2750双鞋,以及1840公斤的衣服和布料。市镇会与慈善或环保组织合作,把这些二手衣物分发给本地或区域的特需群体。
郑业勋的团队发现,修剪的树枝其实大有用处,于是从去年开始试用木片削片机(wood chipper),把修剪的树枝经过机器加工成木屑后,铺在大树根部的泥土表面。郑业勋解释说,木屑可防止野草和菌菇在树根部位生长,并减少泥土的水分流失,可保护大树。
居民积极响应环保活动
除了普通回收桶,丹戎巴葛区内也设有63个电子垃圾回收桶,仅一年就能收集6万8348公斤的电子垃圾。市镇会专设七个纸张回收站,去年10月到今年7月收集了5万5730公斤的纸张。
丹戎巴葛市镇会副总经理张珊珊说,团队的另一个工作重点就是打造绿色空间和生态多样化,拉近居民与自然的联系。2021年9月至今,市镇会已经打造了约50个“生态连接点”(Biodiversity Nod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