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健康成熟树丛
自然爱好者:自然连接仍受影响
例如,蔡厝港中学的现址碍于基础设施上的限制,如交通拥堵的顾虑,短中期内无法重新发展作为住宅用途。蔡厝港中学和德惠中学明年合并后,会使用德惠中学的现址。
建屋局曾探讨改为发展翻沙林地附近的已开发地段,但这些地段不是已有兴建住宅等发展计划,就是目前有其他用途,短期内无法进行发展工程。
梁国平受访时对翻沙林地仍须为住宅发展让步表示失望,只不过当局调整规划后,情况会有些改善。“虽然部分林地会保留,自然连接仍会受到影响。”
建屋局说,这个地段虽然不处在将于克兰芝打造的自然绿道,却有潜能充当生态垫脚石,便于野生动物往来附近绿地,如林地以东北的万礼山、以南的武吉甘柏林区,还有武吉知马自然保护区、万礼红树林和滩涂等主要栖息地。
建屋局:翻沙林地附近已开发地段 短期内无法重新发展
至于距离翻沙林地约10分钟车程的华伦高尔夫球场及乡村俱乐部(Warren Golf & Country Club)现址,俱乐部的租约2030年才到期,有关地段的长期规划仍在检讨中。
根据环境研究报告,地段近一半的面积(约9.62公顷)是为美化景观种植的树丛,另有5.36公顷属于草坪,其余约6.32公顷则是水道以及重型车辆停车场和废弃的巴士总站等现有基础设施。
延伸阅读
由翻沙水道(Pang Sua Canal)、兀兰路与克兰芝快速公路包围的地段,在2019年发展总蓝图中被划为住宅用途。
此外,建屋局也计划保育健康的成熟树丛,让树冠繁茂的雨树形成更适合蕨类植物和动物等生长的微气候,也起到增绿荫、添凉意的效果。
他透露曾向当局建议只在铁道走廊以东,包括重型车辆停车场的位置动工,走廊以西则保留作休闲用途,却被告知东侧的土地面积不足以满足发展需求。
因此,当局仍有必要发展这幅包括林地在内的地段,以满足人们对组屋较为迫切的需求。
根据最新规划,除了发展总蓝图中已获保留的绿地,沿着翻沙水道会额外保留至少两公顷绿地。
由于这个提案的落实需要做出巨大的让步,建屋局指出,水道自然化的设计并不可行。当局会考虑采用其他替代方案,例如绿化水道墙壁、在水道旁栽种更多绿植等,在不影响水道疏导雨水的情况下,让水道与获保留绿地更好地相互结合。
一些公众则对生物多样表示关注,例如区内曾发现有老鹰筑巢,近期也有软壳龟出没。建屋局说,当局对区内动物进行了三个月的考察,以掌握生物多样的面貌,下来若在动工前检查发现树上有鹰巢,便会调整工程时间表让雏鹰生长,必要时也把软壳龟重新安置到别处。
建屋局早前委任咨询公司,对包括翻沙水道的约21.7公顷地段展开环境基线研究。研究报告今年4月5日至5月3日在网站上征询公众反馈,建屋局上周就这些反馈作出回应,也公布了经修订的概念规划。
建屋局为这份环境研究报告收到共151份反馈。建屋局透过声明说,当局参考了报告的建议,以及自然爱好团体等利益相关方的反馈后,重新检讨发展规划,并尽可能把这些建议结合进去,以平衡发展需求、绿化及文化遗产考量。
此外,铁道走廊作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当局致力于保留和强化特色的地标。接下来,铁道走廊旁会开辟游乐场和健身角落等社区空间,发展项目的设计也会融入文化遗产标记和铁道元素等。
水道自然化工程不可行
建屋局也说,这次的发展计划提供了全面翻新那一带的机会,包括增添设施和休闲选项,也为现有和未来居民改善交通连接。加上新住宅项目靠近蔡厝港和武吉班让等较老旧的组屋区,能为年轻家庭提供住在父母附近的选择。
为了让现有和新栽种的绿植更加相映成趣,也把获保留绿地与铁道走廊衔接起来,建屋局会在住宅项目中增设多条绿色纽带。这些纽带会成为经绿化行人道网络的一部分,连接不同建筑及交通设施等,例如从德惠区经由翻沙桥走到面向兀兰路的巴士站。
蔡厝港翻沙林地一带的住宅发展规划,在参考环境研究以及自然爱好团体等提出的建议后,作出了修订。建屋发展局计划保留翻沙水道沿线至少两公顷的绿地,以维持周边绿色空间的生态连接。区内也会打造多条绿色纽带,把获保留的绿地与充满历史气息的铁道走廊衔接起来。
在参考环境研究以及自然爱好团体等提出的建议后,除了发展总蓝图中已获保留的绿地,沿着翻沙水道会额外保留至少两公顷绿地,打造多条绿色纽带。
具保育价值的植物也计划保留,例如土蜜藤(Bridelia stipularis),以及一些关键树种如细叶榕(Ficus microcarpa)和垂叶榕(Ficus benjamina)。当局将探讨如何把这些品种并入未来发展项目。
此外,当局也研究了把翻沙水道自然化的提案,即让水道两侧形成由植被覆盖的缓坡,取代耸立的水泥墙。不过,考虑到住宅发展需求及排水系统的要求,水道自然化的工程须占用更多土地,而这意味着得清除一些包括关键品种在内的树木。
公众提出的多项建议中,也包括把较多发展工程集中在重型车辆停车场目前所占位置。建屋局为地段进行详细规划时,会与咨询公司探讨这些建议。
鉴于翻沙林地丰富的生态与历史价值,新加坡自然学会与环境教育组织Cicada Tree Eco-Place去年曾出版专书记录。自然学会保育委员会主席梁国平是主要作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