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两公斤的榴梿壳去水后剩下约200克的壳粉,其中40克是纯纤维。这40克的纤维足以制作出约1600片长2厘米、宽1厘米的胶布。

相对一般市场售卖且功能相同的水凝胶布,采用的是较贵的合成材料所制成,新款的有机水凝胶布因材料成本低,售价估计也比一般水凝胶低。研究团队目前正在寻找行业伙伴并商拟价格,希望在两年内把新款胶布推入市场。

比起采用酶(enzymes)进行的传统粉化过程,处理一公斤的榴梿壳须花高达2万7000元,南大团队研发的绿色科技可把每公斤的处理成本降至120元。

南大食品科技计划主任兼范佑安食品科技讲席教授陈维宁解释,研究团队选择使用榴梿壳是因为国内的榴梿需求高且稳定。“通过绿色科技把废物转为有价值的资源,我们想证明人类是可以减少对地球自然资源的消耗,将废品循环再利用。”

为了对废物加以利用,南大食物科学家首先粉化榴梿壳并取出高质纤维,混合纤维与制造肥皂和生物柴油时所产生的废渣甘油,制作出软凝胶,再加入面包酵母的有机分子,为贴布提供抗菌功能。

坚硬多刺的榴梿壳也能制成抗菌水凝胶贴布,南洋理工大学四名食品科学家花了两年时间研发这款水凝胶布,除了生产成本低于一般市面上的水凝胶布,这款胶布也可生物分解、无毒无害,有望比传统胶布更环保。

药房售卖的水凝胶布通常用于包扎手术后的伤口,让伤口保持湿润,促进愈合速度且减少过多的疤痕组织形成以避免疤痕凸起。具备抗菌功能的水凝胶布在动物皮肤上进行概念验证,也证实可提供长达48小时的抗菌效果。

南大科学家就曾在2019年利用类似的绿色科技,取出黄豆渣的纤维,制作能传送电信号的有机原型水凝胶。

但有机水凝胶也能传送电信号,用来制作可测量心率的手表带等柔性科技配件。

据早前报道,我国单在2017年就进口且食用1万4300吨榴梿,相当于约1000万个榴梿,但每个榴梿的可食用部分只占三分之一,剩余的外壳就须焚化,加重环境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