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今早开车进来时,感觉好像到了一个保安森严的地方,不像往年那样任意进来。这个预约系统肯定让交通更顺畅,往年不容易找停车位。现在人少、车少、祭品也少,以前人多到连摆放祭品的地方都没有。”
周崇财(51岁,巴士司机)也有同感,他的家族往年至少会有30人前往拜祭,但今年因为管控措施,一大半家人无法到万礼骨灰安置所。
卓妤玲说,全家人过去约15年来都会在清明节期间为父亲扫墓,人数最多时有近30人。今年,他们只能姐妹六人和嫂嫂陪母亲同来,孙辈们根本没有机会出席。她因此担心,再这样下去,年轻一代会彻底遗忘这一华人传统。
她的家族今年得分开三天祭祖,昨天五人,今天八人,明天另外八人前往。
“今天很方便,很快就进来并找到车位。就是对上网预订这个系统有点不习惯,因为往年都不必这么做。如果以后都实施这个预约系统也不错,但是希望疫情后不再限制人数。”
何美金说,往年天还没亮,排队进入万礼骨灰安置所的车龙就很长,至少要等上一小时。
预约制度大大减少前往骨灰安置所和坟场的人流与交通,受到不少祭祖者欢迎。但与此同时,也有公众担心年轻一辈忘记追思先辈的传统,因此希望管控措施能尽早放宽,好让他们能再次带孙辈祭祖。
包括自己在内,家中兄弟姐妹有九人的何美金(60岁,行政人员)为今年无法整个家族20多人出动祭祖,少了一份热闹,感到遗憾。
昨天早上约10时到蔡厝港坟场祭拜父亲的卓妤玲(53岁,公司董事)受访时说,去年全家人赶早,在病毒阻断措施前照旧扫墓,今年只能派八人代表祭拜,这还是头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