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尽快将项目清除,发展商一般都必须开一个优惠的“打包”价,给买家的折扣介于15%至30%不等。
不过,对于凯德集团来说,这相信还是划得来的,因为在QC条例下,如果到今年8月还没有将剩余的45个单位卖出去,它就必须支付930万元的延长费。
今年一开年,本地富豪黄祖耀就豪掷4亿多元,向凯德集团(CapitaLand)买下乌节路附近一个豪宅项目The Nassim剩余的45个未售单位。
潜在买家包括佳之地(Guthrie GTS)前董事经理Ben Yeo所领导的一个财团、黄祖耀家族企业、欣乐国际(SLP)的母公司ZACD Group ,以及毅雅地产(Evia Real Estate)。
去年9月,吉宝置业(Keppel Land)旗下首峰投资管理公司(Alpha Investment Partners)也委任房地产顾问公司,协助脱售手头上的22个嘉豪阁(Draycott 8)单位,当时的市场估价在1亿4300万元至1亿5000万元,尺价介于2180元至2300元。
在The Nassim交易中,凯德集团则给黄祖耀家族打18%的折扣,成交尺价约2300元。
如果到了第二年,也就是明年8月,则必须再支付1860万元的延长费。到了第三年,延长费将进一步增加至2790万元。
在QC条例下,凡拥有外国股东的发展商(包括上市公司),必须在五年内完成所发展的私宅项目,并在取得临时入伙证(TOP)后的两年内卖出所有单位,否则就得支付未售出单位地皮价的延长费。
据了解,在Ascent@456交易中,发展商TA Corp就给买家打了七折,成交尺价为1021元,2014年至2016年的平均成交尺价是1494元。
高纬环球(Cushman & Wakefield)研究主管李敏雯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认为,在新的一年里,这类“打包盘”交易还会增加。
她说:“潜在买家肯定增加了。之前,投资者一般没有太注意住宅项目,而是把焦点放在工商业房地产上。但随着楼价回稳,成交量也有上升的趋势,不论是本地富豪,或海外基金都开始将焦点转移到本地住宅市场。”
去年11月,也有消息传出,安中置地(China Sonangol Land)正与几方洽谈,“打包”出售乌节路公寓项目TwentyOne Angullia Park剩余的38个未售单位。
“打包盘”选择相当多
两个多星期前,马里士他路的一个小型公寓项目Ascent@456,也把剩余的九个未售单位“打包”卖给一名独立投资者,成交价为660万元,即每平方英尺平均1021元。
楼市渐渐回暖,越来越多投资者开始进场扫货,购买发展商“打包求售”的剩余单位。
据了解,正在市面上求售的“打包盘”,选择其实相当多。
一两个月前,国浩置地(GuocoLand)就放出风声,有意以“打包”的方式,出售旗下Leedon Residences剩余的近100个单位。这个拥有381个单位项目,最近的成交尺价约2000元。
仲量联行(JLL)研究与咨询部新加坡董事王德辉也注意到同样趋势。他认为,“打包盘”交易增加,一方面是因为发展商面对受合格证书(Qualifying Certificate ,简称QC)压力,不得不打折来清除剩余的未售单位。
他说:“另一方面是,越来越多买家意识到楼市可能就要见底了。这时候进场虽然未必能抓住最低点,但风险已显著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