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受伤是家常便饭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本地年轻人成为街头艺人,给新加坡增添艺术色彩,使城市变得更有活力,让人感受本地街头表演的年轻气息。街头艺人虽有才华但未必能在国人眼里发光,以致出现许多街头艺人即使为新加坡街道增添姿彩,却也少有人愿意驻足欣赏和关注的现象。

吴正隆回忆道:“一开始虽然有人看,可是大概五分钟后,人潮就渐渐离去。当时我们心里很不好受,觉得很受挫,于是决定停止表演。”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两人都没怎么说话,花时间自我反思,然后鼓起勇气开始新一轮的表演。他们没有放弃,反而越来越勤奋地练习,找出自己的不足。现在他们的每场表演都能吸引逾百人停驻观赏。

另一场放映会则将在8月5号(星期日),早上11时于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Singapore Chinese Cultural Centre)举行。

义安理工学院三年级的5名学生将会在7月7日(星期六)下午3时,于滨海艺术中心图书馆(Esplanade library)举办一场关于街头艺人的纪录片放映会,邀请纪录片的主人公亲临现场,讲述他们的故事。纪录片采访的本地街头艺人还包括62岁笙管乐表演者李志群、21岁吉他表演者魏德明等。活动获得全国青年理事会的支持举办。

吴正隆轻描淡写地说:“表演杂耍有一定的风险,割伤、烧伤、刀伤都是‘家常便饭’。”他说:“虽然每一场表演的基本框架是一样的,但还是有些许的不同,所以一直要不断的提升自己。”

吴正隆希望自己能去澳洲的杂技学院进修,把杂耍文化发扬光大。他说:“我希望以后走在街上别人不是说‘哇,你是耍杂技的?’而是‘哦,你是个杂耍艺人!’所以我希望杂耍能像唱歌跳舞一样,在国人眼里是门‘艺术’,而不是属于‘另类’。”

吴正隆平时会看网络视频学习杂耍艺人的表演技巧,然后去联络所苦练,每天至少花两个小时练习。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个看似简单的五分钟杂技套路,他至少需要训练十小时才能学会,然后花更多时间练熟。

吴正隆认为,本地人对街头表演的接受程度逐渐提高。”从以前刻板的 “乞讨”既定印象,到现在人们逐渐接受街头表演。现在新加坡的街头艺人有着年轻化的趋势,这让他觉得本地的街头表演者不容小觑。

喜欢街头艺术的观众对街头艺人吴正隆(22岁)不会陌生。他以“烦人兄弟”(The Annoying Brothers)的组合和好朋友王志伟(27岁)走上街头,给路人带来欢乐,成为狮城夜生活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每次表演有逾百人观赏

义安理工学院三年级学生年终项目纪录片聚焦本地街头艺人,纪录街头艺人走上街头卖艺的故事,也探讨本地街头艺术文化的进程。下个月初举行放映会,邀请公众一起了解本地街头艺人的辛劳与欢乐。

(作者为《联合早报》义安理工通讯员)

报名电邮:streetdreamssg@gmail.com

纪录片放映会

吴正隆在脸书(面簿)上成立了一个新加坡街头艺人的群组和专页,希望把街头艺人凝聚起来,同时借助社交媒体分享提高国人对街头表演的意识、兴趣、欣赏度与支持度,使街头艺术成为新加坡受肯定的艺术文化。

本地的杂耍圈不大,正隆和志伟以前经常在各类活动上碰到,也有过多次合作,渐渐成好朋友。

得到了民众踊跃的支持,对照出道时的冷清,吴正隆说:“就好像做梦一样。”

“要不要去街上表演?” 两人在坐地铁回家路程中讨论搭档成为街头艺人,并决定好组合名字。2013年年底,他们在乌节路上第一次演出。

“I am Jonathan Goh, a busker from Singapore!” 每次正隆都会以这句话来做表演开场,作为一个新加坡杂耍表演者,他感到无比自豪。

到澳洲进修杂技

为了推广新加坡人文艺术氛围、为了继续吹奏跟随自己大半辈子的乐器,为了不辜负兵营同事的鼓励,为了心中涌动的童年梦……受访的街头艺人走上街头,在掌声与冷漠之间,找到快乐的方向,活出更优秀的自己。

新加坡在1997年推出“街头表演计划(Busking Scheme)”,使街头表演合法化,至今已有20个年头。现在的街头表演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人们不仅是为了养家糊口,越来越多,尤其是年轻人热衷于街头表演,分享才华,累积表演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