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件事情的意义本来就因人而异,但这样的意义无可否认会随着经历及所接触的人事物而改变,也往往无意间成为学习的最佳动力。对我自身而言,以华文写作只因母亲身为最后几批的本地华校生;父亲虽为英校生,但我从小在家里主要以华语沟通,也因此华语成为了最亲切的语言,其文字成为抒发情感最舒服的直觉习惯。若要漫谈四书五经,我自认文学素养远远不足,但这几年来的翻译体验也让我意识到自己还有太多进步的空间,唯有秉持好奇之心,才能不断打磨语言能力,快速吸收跨专业跨领域的背景知识,去突破和重新定义所谓的“好”。
“你的中文讲得好好,你是哪里人呀?”
第一句话,是初到上海和中国同学交流时获得的第一反应。第二句,则是近来回国实习和不同机构人员交流时听到的感叹。这两句话乍听都是赞美,我应该开心才对,但若深究背后的含义,假设再联系起种种经历,我不禁感到一丝无奈。
不少人担忧本地母语水平每况愈下,就中英文来说,这几年也不断有人告诉我如今我们已没有什么双语优势可言。无论何种评价,客观来说,语言确实是一个不常用就容易生锈的东西,也因此很多人毕业之后会说:“太久没用,已经还给老师了。”虽然语言本身特性如此,但归根结底,任何学科或领域若没有大环境的熏陶和支持,再不抱着笃志好学之心,相信也难以进步甚至保持原有水平。
2014年飞往上海之前,我曾返母校任职代课老师,当时碰过不少对华文华语过敏的学生。更有一名学生以顽皮却又稍稍不屑的语气问我:“老师,到底为什么要学华文?有用meh?”这个问题有点出乎意料,但我也只是莞尔一笑,反问道:“那你说说为什么觉得不用学华文?”扪心自问,如果搬出“华文华语是身为华人的根”“中国经济腾飞”等等政治正确的答案,或许连我自己都无法真正被说服吧。当下没能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这个问题也一直在我心中盘旋。
然而,我也相信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总能找到不同事物的不同意义。对一名同在复旦留学的新加坡好友而言,他自小就喜欢中华文化历史,而中文作为语言载体,自然成为钻研爱好的最佳途径;对一位近来因实习而结缘的朋友而言,虽从事科研工作但也跨界商业领域,因工作交流需要,现在想进一步提升华语对话能力与技巧;对远在英国留学的老朋友而言,从前他最不喜欢上的就是华文课,如今即将念完本科竟想辗转到中国攻读硕士,说是感慨不了解文化的根,就好比漂浮不定只能随风摇曳的叶子,如今想重拾华文。
无论是何种语言或学科领域,希望我们都能保持开放豁达的态度,单纯好奇的赤子之心,珍惜并且善用资源,或许有一天会赫然发现,其实学习的意义就近在眼前。
有一次和翻译系中国好友聊天,她说自己无论怎么学英语,总感觉还是更所谓的“native speaker”相差那么一点,用词和表达都不够精炼道地:“有时真的很羡慕你们(新加坡)的双语教育,从小就营造良好环境和氛围培养双语能力,这是先天优势。”或许朋友没有弦外之音,但身为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我听完却不禁感到一丝惭愧:难道我们正理所当然地消费着先天优势而忘了弥补后天努力吗?
语言,是沟通的载体,可说是通往了解思维习惯和文化的大门,也是拉近距离和搭建友谊的桥梁。这是语言的特质与魅力,也正是掌握语言的可贵之处。无论是何种语言或学科领域,希望我们都能保持开放豁达的态度,单纯好奇的赤子之心,珍惜并且善用资源,或许有一天会赫然发现,其实学习的意义就近在眼前。
“哇,你的Chinese 很 power leh,你是新加坡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