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面一定要“过冷河”,就是面在沸水煮到刚熟时,必须在冷水里泡一下再回沸水里方能上碟。这“指定动作”也是提升Q感的另一窍门。

打面过程复杂

一种比较传统方法是“竹升打面”,现已非常罕见。打面师傅坐在一根大竹竿的一头,犹如小孩坐跷跷板,用体重反复摇动竹竿,另一头则压着面团。这反复的摇晃将体重力度传送到面团上,把面团密度慢慢提升。碱水和鸭蛋也有增加面条韧度的作用。用鸭蛋打面的效果比鸡蛋好得多,这是为什么香港云吞面的面质 (面身)比新加坡云团面来得好的重大因素。

马国华人也有同感,觉得马来西亚云吞面有浓郁酱油的诱惑,比新加坡云吞面更上一层楼。而港澳和中国大陆的广东食客会暗骂:“这些南洋佬真没文化,不伦不类,云吞面肯定是配汤的,还要上好的汤底,要用猪骨和柴鱼熬制。”

传统云吞面店都以云吞垫碗底,面放在云吞上面,再加半碗汤。这种做法使到这碗面卖相欠佳——只看到面而看不到云吞,半个面还浮在汤上面,汤的分量也有点不够。汤少,让面不完全浸泡在汤里,其实这样的“布局”也是为了保持面质的韧度。

新加坡云吞面主要是干捞的,面本身由于没有鸭蛋成分,Q感不如香港云吞面,不过它有三大特点:酱料、猪油和叉烧。猪油的芬香是无与伦比的,配上猪油,往往还有葱油。这两种油能提味,另外,刺激食欲的辣椒酱的无缝配合就是本地云吞面的魅力所在。

在下觉得不同版本有不同来历。我们飘洋过海的南洋祖先贫苦出身,是劳动阶级,云吞面对他们来说是要填饱肚子的面食。而在19、20世纪初的广州,吃云吞面是一种雅兴。那时的富家子弟(例如广州的“西关少爷”)一般在早上或下午享用云吞面,不算正餐,所以广东/香港云吞面的分量比本地云吞面来得小。

马来西亚云吞面加上黑酱油,当然也是一个好配搭。不过如酱油味太重的话,会掩盖其他食料的滋味。

关键在于太多版本。有广州/香港/澳门版,也有马来西亚版,更有新加坡版。

品叉烧又是另一课题,在此暂且不表。

提升Q感另一窍门

中年汉子,土生土长于新加坡。祖籍广东南海,行医多年,饮食更多年。俗语说 “富过三代,方知吃穿”,因此还未敢称是

马来西亚有些传统老店也采用鸭蛋打面。鸭蛋成本高,由于政府条例,在新加坡非常难找得到。碱水有一个不良副作用——面带苦味,所以一般香港人在吃云吞面时都蘸上一点红醋。更讲究的面店还得将面“去碱”——把面隔一两天才卖。这段时间内,面团内的酵母运作,给面团带来更复杂的味道。

其实什么版本都好,云吞面除了面质要好,最重要是总体的平衡,食料和酱料或汤底的配合也是关键。品云吞面的角度不能太主观,最好不要以香港人的眼光把新马云吞面看扁了,而我们也应该抱着好奇和包容的心态去品尝其他地方的美食。

云吞面,家喻户晓,老少咸宜的面食,始于广州,遍布全球,也是多招议论的一道食物。

另一因素是气候。新马天气炎热潮湿,配上辣椒酱干捞更适合我们的口味。日本人的拉面到了夏天也盛行吃干捞拉面 (Tsukemen) 也是基于这原由吧?

食家。

先谈一下香港/广州云吞面。这毕竟是版本1.0,新马两地云吞面是广州版进化而成的。

饭饭之辈

各地食客肯定认为自己从小吃到大的,是最美味的,其他的都不怎么合胃口,这是人之常情。国人会觉得香港云吞面不是干捞的,没有辣椒酱的刺激和猪油的芳香,吃了不过瘾;还这么小碗,哪吃得饱啊?

最后要谈的就是汤底了。云吞汤底要以猪骨、柴鱼熬成,上碗后加上切碎的韭黄即大功告成。

既然叫云吞面,云吞也是主角。云吞馅必须用上好的猪肉和小虾加上香料腌制而成;云吞皮要又薄又滑。云吞不能太大,应该是“一口”云吞。现在流行大云吞并不符合标准。云吞是以精致为本,不是以大取胜。

我们先从面谈起。广东面有三大特色。第一,它也叫碱水面;第二,面含有鸭蛋或鸡蛋;第三,面身必须又细又长。一般好的云吞面家都自己做面(打面)。打面过程复杂,其中一个标准就是打出的面要有“咬劲”,也就是台湾和本地华人常说的够Q。这必须将打面的面团密度提高,目前机器还做不到最好效果,必须用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