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永顺也在新书中加插不少早期的老照片,演出的戏单等。他抢救和保留的老照片,源头非常多样化,有的是朋友送给他的,有些是讨来的,也有从旧货市场买来的,还有从垃圾桶里捡回来的,当然还有自己拍摄的。
许永顺(69岁)说,《轻舟已过万重山》收录的是人民剧场基金和管理委员会主办的各种活动,包括由人民剧场基金或管委会邀请本地或海外团体在人民剧场的演出。《一树春风千万枝》则收录本地或海外团体以租用剧场方式,在人民剧场所呈献的各种演出。
最初名为牛车水联络所大舞台的人民剧场于1967年开始筹建,之后改称牛车水人民艺术舞台,1969年1月23日定名为牛车水人民剧场,并在同年3月24日正式启用。
目前还是牛车水人民剧场管委会副主席的潘峇厘一直很关心这两本新书的出版。据许永顺的考证,潘峇厘从1977年便开始担任管委会主席,一直到2001年,是至今任期最长的管委会主席。
许永顺说,牛车水人民剧场虽以华族传统艺术为主,也办过非华语的演出,苏联杂技团和美国舰队的爵士乐团就曾在那里演出过。
只不过在掌声沉寂,观众散去之后,那一场场演出成为大家或许记得,或许遗忘,随着岁月变得模糊的记忆。从中学起就已经开始剪报的许永顺,却坚持把能弄到手的各种资料,有系统的收集起来,成为可佐证记忆,能讲述剧场前世今生的史料。
1966年开始收集演出剪报的许永顺,1973年加入牛车水联络所青年组,以近水楼台之便利,收集各种演出资料。近10年的资料则是两名朋友帮忙他收集的。他觉得手上既然有牛车水人民剧场半个世纪的资料,不加以整理出版,这段历史日后可能被淹没掉。他指出,不是每一次演出都会见报,有些演出只留下特刊,他相信手中的原始资料比较完整。
把史料留给后人
本地文史工作者许永顺在过去半个世纪,收藏大量有关牛车水人民剧场的原始史料,包括演出海报、特刊、街招、简报、旧照片等,数量不下好几百件。趁着牛车水人民剧场今年庆祝50周年,他把手中史料结集成上下两册,分别是《轻舟已过万重山》和《一树春风千万枝》,收录了这座剧场从1967年至2017年的纪事。
过去半个世纪,这座由牛车水民众联络所与牛车水公民咨询委员会发起兴建的民办剧场,曾上演无数场演出,特别是各种地方戏曲,也曾是各种歌唱比赛的竞技场,还曾是间放映过无数电影的戏院,在岁月的长河里陪伴着几代新加坡人成长。舞台上的绚丽精彩则凝聚成大家的共同记忆。
陪伴几代人成长
他在一年前,开始以编年记录的方式,整理牛车水人民剧场历年来的各种演出活动,方便日后的研究工作。他也在人民剧场不同发展阶段前加插一篇概述,帮助读者了解人民剧场的历史。
令许永顺感到无限唏嘘的是,很多剧场的前辈如吴庆瑞、张荣、梁庆经、杜国成等都已相继离开人世,他希望借助新书的出版,把史料留给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