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长时间宅在一起还有个不知今日是何夕的困扰。 我们周间五日周末两天的日子过惯了,每一天有每一天的规律。在这个惯性中,不看日历,不查手机也能知道日子过到这个星期的哪一天?离周末还有多久?现在却好像天天都在家过周末,日日都在家中客厅、饭厅和卧室走来走去。偶尔出去打包、买咖啡或运动。然后发现昨天、今天、明天好像都差不多。

国家断疫措施启动后,生活节奏再度减速。少了一大早送孩子到学校然后回办公室的日常,终于可以一家老小都睡到自然醒。听说多睡觉有助减肥,就想借此机会好好减一减。却不知道是因为习惯了早起,还是人到一个年纪,天色才微微亮,眼睛就跟着微微张,然后就睡不着了。人家的自然醒可以让午餐直接当早餐,我的自然醒,三餐依旧,分量依然,难怪瘦不下来。

这日复一日的情景和美国电影《土拨鼠之日》(Groundhog Day)有点相似。刻薄又自我的男主角被卡在2月2日“土拨鼠之日”这一天,每天醒来就是重过这一天。他用尽激烈手段要跳脱这个时光回转怪象,却始终留在2月2日。直到他接受了这一天,用每一次的重复来用心工作,来学习新事物,来善待每个人,最终也被每个人所接受。然后他就在2月3日醒来了。或许我们正过着我们的“土拨鼠之日”,那就在这个重复的规律中去工作、学习和善待身边的每个人吧!然后等待我们的2月3日。

在家办公、学习,最难的地方在于上下班分界不清,上下课界分不明。平常时候我们以不同的空间来界定时间的不同功能:在办公室、学校就是上班、上课的时候,在家里则是放工、放学以后与家人相处或私人的时间,这样的日常公私分明,童叟无欺。

大学规定教职员需早午两次记录体温检测的结果,我就以此作为上午和下午办公的起点,午餐和晚餐时间则作为办公的休止点。以这个方式来区分办公和私人时间。为了界定清楚些,办公时间就换上外出的衣服,私人时间则穿上居家的便装。只是第一次换上外出衣服的时候,却惹来家人怀疑的眼光,以为我又在家中呆不住,想要溜出去“放风”了。因此顺势提出以服裝来区分在家中办公或享受私人时间的“洞见”,可惜不仅完全没有接收到我期待的赞许,隐约中还觉得被嫌弃为无聊,而且还浪费水和洗衣粉。

现在的我们,公事、私事、上课、下课都在家这个本来是私人领域的空间中进行和完成。只要接上电脑网络,房门关上臥室就成了办公室,在电脑桌前一坐就算上班,连上Zoom就可以开会。我们在公或在私的身份不再由空间来界定,而由我们正在做什么事情来界定。公我与私我的转换是瞬间的,甚至是交错模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