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的心理创伤,作者以消防员马力克为主,写他因无法及时救出女受困者而“哭泣,食欲不振,每当想起此事,精神不安,夜不能眠……”

他说着说着,哽咽了,双眼红了。

“医生,我痛,帮我把腿切断……”

《救》荣获新加坡书籍理事会今年度文学奖,是一部以灾难、救灾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也是岛国第一部长篇灾难小说。作者曾在民防部队工作30几年,目睹了多起火灾、水患、塌楼、地陷、桥断、爆炸等灾祸与悲剧。

“……在灾难现场,常出现各种各样的人物,各自筹划着、并为着自己的利益而来,俨然是一个小社会。有无奈的受困者;有默默救人的勇者;有意图表现自己的机会主义者;有等待亲属的伤心人,失去亲人的悲痛者;有偷窃失物的扒手,观看热闹的闲人,也有捡生意想发财的人物。因此,它还是一个人性的展示场。”作者救灾之余,冷眼旁观的洞察力,尖锐透彻,一针见血。

长篇小说不容易写 ,沉闷冷场是我对这类小说兴趣不大的主因,《救》书因为有我熟悉的题材,才捧读再三。我不是文学评论家,只能谈谈读后感。

那是抢救第一个受困女郎的一幕,我当时站在警方的防线之外,无法听到这彻骨的悲唤,宁可牺牲一条腿也要保住性命,这等勇气,来自对生命的尊重!

早在60年代末期,我在部分时间国民服役时已经认识作者。他后来调去民防部队公关组,我们的交往以工作性质占多。他的小说、旅游文稿与摄影经常见报,没想到他竟然那么感性,因为他向来给我的印象是:不苟言笑的教官与公务员。

他是《救灾前线》一书的作者李选楼,他在作家节“站上最前线”座谈会上,忆述新世界酒店塌楼惨祸时,忍不住心中的悲痛,有泪欲落。

我当时从可靠线报获知,有个受困者也受了这种灾难创伤症,幻想救援人员向他索取“救命酬劳”;而另一个没有在现场救灾的民防人员则幻想着自己当了“救人英雄”,还拨电提供消息给我。我后来向当局查证,方知真相,原来他本身正是个“悲剧人物”……救灾人员的工作与心理负担,可真不简单啊!

书中所提的案件,我几乎都现场采访过。尤其是新世界酒店塌楼案,花了一个多星期的不眠夜和心血。这起事故的行动内幕与细节描写,作者写来一气呵成,真实可信。从第14章“塌楼”开始,《救》书花了五个章目,用艺术加工的手法来描述这场空前的灾难,情节高潮迭起,扣人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