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百多年前出洋海外的遭遇总是吸引着我,他们下南洋,去金山,各有各的故事要说。不过,在远航南美途中的“压缩”改名经历,这还是第一次听见,让我对南美华裔移民族群开始有了一点想象。
AnnWee家婆的身世背景,让我开始留意南美英属圭亚那的华裔族群,尤其是一个姓Hoahing的年轻华工。
起新名,当年英属圭亚那当局也有个规定的格式:为方便当局辨认抵埠劳工所归属的种植园,每个劳工的新教名须分为两部分,一是他签约种植园的园主名字,另一部分是他的新姓氏,由原名“姓氏+名字”合成而成。以Ho A Hing为例,他签约做工的甘蔗种植园,园主叫Andrew Hunter,所以年轻人的新名字须以Andrew Hunter开头,而他的姓氏不再是Ho,而是原姓名的压缩版——Ho-a-hing!
这个问题,老太太自己有个说法:我是一只幸运的老虎女!
有人也许会问,Hoahing是华文姓氏吗?汉字怎么写?对不起,这个姓氏,没有汉字。这就奇了,华人姓氏,怎会没汉字呢?
原来,她的家婆是英属圭亚那(今称圭亚那)华人,那里是南美洲唯一只说英语的地方,华人社群也只说英语,对华族传统文化保留不多,对生肖属相的吉凶福祸自然也不甚了了。在去年底的一次读者见面会上,Ann笑说:“其实我家婆的两个儿媳都是‘虎女’,也都跟她很亲,可谁也没给这个家族带来霉运哦!”
19世纪下半叶,中国南部贫穷地区的大批华人以契约劳工形式到海外谋生,大多数人下南洋,少数人走得远些,有些远至南美洲种甘蔗。Hoahing就是其中的一个。
至于Rachel年轻时如何邂逅海峡华人后代Dr Wee,远嫁英属马来亚的Wee家,那又是另一段故事的开头了。
那么,这个名叫Andrew Hunter Hoahing的年轻华工,后来过得怎样呢?据知Hoahing的故事基本上是个励志故事:这名年轻人肯学好闻,做工勤力,慢慢升为种植园管工。在雇主Hunter协助下,他后来开店做生意,12个孩子中有好几个被送到英国读书。为纪念自己的雇主,Hoahing在后代姓氏里保留了Hunter,他的聪慧幼女就叫Rachel Hunter Hoahing。
两周前提到90岁高龄的“社工老祖母”Ann Wee的回忆录《虎女忆当年》,有朋友问,这个可爱的“虎女”老太太初嫁南洋Wee家,她的华族婆家可有嫌她属虎会带来“霉运”?
Rachel后来成了Ann Wee的慈祥家婆,在马来亚生活,有两个“虎女”儿媳。
故事要从百多年前的1862年说起。一个来自中国广东的年轻人,签下了到南美洲圭亚那甘蔗种植园契约。登船出洋时,他是Ho A Hing(粤语译音“何阿兴);船行三数月抵达南美圭亚那,上岸时他已成了Andrew Hunter Hoahing。
当年去南美种甘蔗的华裔劳工,几乎每人都有这么一次“改名换姓”的经历。自中国南方开往圭亚那的劳工船,每条船上都有一名圣公会教士随行。在长达数月的航程中,每个劳工都会受洗,并得到一个新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