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文学理论与美学,张叔耐在1922年至1923年间,在《新国民杂志》刊登林独步关于美学和文艺理论的论文《新文学概论》《修辞学概论等》和翻译论文《辞解》,这三篇文章分别连载30多期 。
在新加坡期间,张叔耐曾在华侨中学担任兼课教师,也撰写《丘菽园传略》,为新马一代新文学的崛起有重要贡献。张叔耐于1939年逝世。
同年10月1日,《新国民日报》创办,张叔耐出任该报主笔兼总编辑,也任副刊《新国民杂志》主编。在早期新马华文文学中,张叔耐的政论散文最多,他在《新国民日报》的“社论”“时评”“评论”等栏位,加上《新国民杂志》,共发表800余篇。此外,他也在《叻报俱乐部》《谈丛》等发表古文和旧诗。因此,杨松年曾表扬他是“一位旧文学好手,但他同时也是新文学倡导的前锋”。
张叔耐约生于1895年,笔名痴鸠、且耐、叔耐等,1919年南来新加坡。
从1919年到1924年底,张叔耐对中国发生的重大社会与政治事件几乎一一执笔回应。例如当时中国水患引起民不聊生,他质疑官方为何“不能防患于未然”,写下“君等亦知防患未然乎,疏通旧河,开关支流,多植树木,巩固堤基,断不能待水患到时,为急时抱佛脚之举”。
此外,张叔耐也关注女子教育,他在1919年撰写《辟顽固家之谬论》,针对女子受教育的偏见展开批评。针对女子受骗,他表示只要女子多受教育,自然会了解自由的意义与爱情的珍贵,在社会上交游广阔,便能够自立。
对于小说及小品文,张叔耐在《新国民杂志·例言》中强调,文学作品须具备教化意义,并说“虽则嬉笑寓言,却也喊着正经道理,便是谆于东方,滑稽诙谐的意思。一则普遍心理,庄言逆耳,科诨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