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圣提(1901-1982)原名曾曼民、曾楚侨,又名伟石,另有笔名大吉、曼尼、大男、M等,主要作品有《在甘地先生左右》《斜坡》《船民泪》《圣提老人在回忆》等。他在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翻译、编报刊等工作皆有骄人成绩,可谓战前新马文艺界的“全才”。

1929年1月1日,新加坡《南洋商报》宣布《文艺周刊》创刊。创刊詞中的一句“以血与汗铸造南洋文艺的铁塔”,后来成了战前南洋文艺色彩写作的经典口号。提出该口号的是曾圣提。

创作方面,小说《生与罪》是曾圣提的代表作品,题材反映当时的社会环境。故事讲述一个人力车夫因车祸失去谋生工具,贫穷的压力下,让他铤而走险去打劫,事败后被捕入狱。小说除了反映现实之外,也大量运用南洋常听到的混杂式用词,如“爱士吉林”“马打”“后尾”“风车”等,充分展露他以南洋色彩为目标的写作理念。

曾圣提出生于广东潮州饶平,1922年由厦门到新加坡,在新加坡道南小学短暂居留。1925年,他前往印度拜名诗人泰戈尔为师。在印度的一年间,他也遇到甘地,后来成为甘地唯一接收的华族学生。曾圣提把经历记录下来,写成报告文学《在甘地先生左右》。

除了推广南洋文艺,曾圣提也努力翻译马来文学作品与民歌,向华人世界介绍马来文化与文学的重要性。此外,他对政治社会也多有关心。当日军侵略中国时,他毅然组织“华侨战地记者通讯团”,以战地记者团支援抗日行动。

1927年他再到新加坡,与花都蓉女、曾华丁等合办《洪荒》副刊。《洪荒》共出版20期,同年12月13日停刊。随后,1929年1月11日,曾圣提等人在《南洋商报》又创办延续南洋文艺理念的《文艺周刊》。《洪荒》与《文艺周刊》以创作与白话文学作品为主;《南洋商报》之前的副刊《商余杂志》則以文言文和剪稿居多,相较而言,前者更具文学性与本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