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歌是一段漫长的旅程,每一步都要扎实,才能到达理想的境地。它非一夜之间能培养出的技能,而是要从错误中学习,直到它流淌于血脉中。纵使掌握了词曲创作的窍门,编曲又是另一道要攀越的围墙。
这仿佛世上形形色色的人,要互相理解与包容,才能和睦共处。编曲,不正是折射出这人生哲理?一段成功的编曲,塑造了整首歌的灵魂,烘托出最深邃的情感。当每个乐器层层叠起,是如此震撼人心,宛如在大自然里徘徊,捕捉着每一道灿烂的景色。学会欣赏编曲的运作方式,让我重新鉴赏这世界。
初次尝试写歌时,琢磨了整个下午,也只能挤出几行不太像歌词的字,写出来的歌,难以登大雅之堂。一路迈过无数坎坷,因为心中炽热的火焰,我一直在音乐道路上摸索着。
如今每当耳畔响起一首歌,我不单听曲子,还会特别留意编曲,分辨各种乐器如何让歌曲更有层次感。编曲是多么的奥妙,每个乐器扮演着不同角色,创作者的责任,是要把不同性质的乐器,融合于歌曲中。吉他,时而静谧,时而狂妄;钢琴,伸缩自如,左手右手配合无间,着落的和弦,能奏出无限可能性;而鼓,是歌曲的脉搏,带动着节奏。
音乐有着神奇力量,能让我们找回最初的自己。重听过去写的歌,都让我感慨万分。那些歌仿佛清澈的小河,倒映出昔日的模样,让我回到了当时的心境。时间无法倒流,但过往的时光都定格在歌词中,收藏于旋律里,永远住在一首首歌里。
《雨过天晴》是一首充满正能量的歌曲,于是我们加入了许多动感元素:电吉他、合成器音效、爵士鼓等。最后的成品脱胎换骨,令我感到欣慰。
作者一句话:音乐能倒映出人生百态,唯有用心做音乐,才能领会人生哲理。
字食族
编曲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在于寻找各种乐器间的平衡点,不断雕琢,直到达到最悦耳的搭配。它在无形中赋予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精神,让我品味人生,飞跃音乐地平线。
《西游记》的取经之路,仿佛一首浩瀚的乐曲,由丰富的乐器拼凑在一起。孙悟空宛如声势浩大的爵士鼓,但也需要唐僧如钢琴似的,温柔的督促与鞭策,才能达到一种平衡。沙僧是贯穿整首歌的吉他拨弦,默默为歌曲铺垫,而猪八戒像调皮的合成器音效,为艰难的取经之旅,营造乐趣。师徒四人弥补彼此的欠缺,才能克服九九八十一难,修成正果。这正如编曲中,每个乐器都不尽完美,一首歌往往由多种乐器相辅相成。
最近和朋友一起写的歌《雨过天晴》入围了“心情溶剂”(编按:新加坡国立大学爱德华七世宿舍主办的双语歌曲创作比赛),但须在决赛前修改编曲。身边搞音乐的朋友,纷纷插入了他们的想法,我才发现编曲的铺排,强弱不分明。编曲讲究铺垫,先带给听者神秘感,进入高潮时爆发,最后悄悄地收尾,如坐过山车一样,达到起承转合的效果。
还记得前年出席“我写我的歌”讲座时,特别来宾是台湾乐团F.I.R的电吉他手阿沁老师,他在分享创作经验时,说了句金玉良言:“创作是乐理一步,感觉一步。但如果要做出取舍,我选择感觉。”这句话深深引发了我的共鸣。该使用什么和弦走向?搭配哪些乐器最适宜?其实,创作没有绝对,唯有打开心灵,与音乐交流,跟着感觉走,才能做好音乐。
近几年,我领略到要成为优秀的音乐家,不能止步于词曲创作。写歌的三部曲——作词、作曲、编曲,缺一不可。每次比赛征收作品时,来到录音阶段,编曲总是个绊脚石。在库乐队软件上,加入几个鼓点,拍子却不听使唤,不跟着我的音乐走。编曲,着实考验着耐心,若是半途放弃,含辛茹苦写出的词曲,少了完整编曲,也就功亏一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