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庭透露,写作课上让学生写关于这张照片时,大家都抓住了红灯笼这点,写了快递员工过年无法回家团聚的心酸故事。但是,故事趋同,缺乏新意。在创作时,应该避免老生常谈,不要选择很容易操作的点;相反地,要挑战自己在解读和发挥的过程中,看到不一样的点、不同的角度,从而通过提问的方式推进,方能写出独具一格的作品。

(作者是联合学生通讯员)

疫情这两三年,安全感被打破,空间和自由被压缩了。作为新手妈妈的她,格外需要职业带来的价值感。若照顾孩子的同时应付全职工作,便难以再把时间花在文字上。此时,她决定放手一搏,专注于最能带给她价值感的事——写作,成为了一名自由作家。能通过设计文学课程获得基本收入,与同样爱好文学的朋友们一起讨论,在她看来便是理想状态。虽然在本地写作报酬微薄,但她对这次以安全感换价值感的重大选择,毫不后悔。往回望,人生中没有成为全职作家的完美时机。她强调,行动大于选择,别因为害怕失败而错过了梦想。“你们还这么年轻,不应有太多顾虑。” 

随庭反思了就读中文系对自己踏上写作道路的影响。(视频截图,作者提供)

对于未来的文学讲座,林博雅建议:“以后的文学讲座,可以有一些‘跨领域’的元素,例如文学中的美术史、时尚史,文学中‘城市空间’的书写等。”

此次讲座的司仪是中文系大二的陈楠。她说,由于自己也是文学爱好者,所以格外享受讲座内容和提问环节。她认为,以后除了常规的活动和严肃的论文讲座,趣味性的讲座也能多举办;让学生体会到中文系轻松有趣的一面。

创作能力能通过进行小练习锻炼,我们能从日常生活中,截取有意思的片段来尝试写文章。作为示范,随庭让大家看了一张很生活化的照片:一个堆满货物的菜鸟驿站里,工作人员在整理快递。周围挂着红灯笼,是新年期间。随庭分享了自己如何从这张照片中捕捉有意思的点。她注意到了照片有很多张椅子,每一张都放在不同的位置,便激发出一系列问题:这些椅子怎么来的?也许是上一批快递站工作人员留下的?抑或是小区里大家不要的椅子?抓住了椅子这个独特的细节后,就能从中挖掘出许多故事。小说能这么发展:快递站的工作人员暗恋经常来取快递的女生,不知如何和她搭讪,就问她“你有没有多余的椅子?”创作不仅提笔重要,构思阶段亦是关键的,要让灵感源源不断,就必须用心观察周围,多加思考。

创意写作能教吗?很多人或许认为,写作是需要靠自己体会,不能够真正教导、传授。随庭首先申明,写作是创造性的工作,如果把一些准则定死了,就限制了创意。但她却依然坚信其中有一些秘诀是能传授的,不过也提醒大家在具体实践时,要灵活应用。

走出象牙塔拥抱生活

作为2016年毕业于国大中文系硕士班的校友,这次能回到中文系和学弟学妹分享写作心得,随庭感慨万分。她目前是一名“自由作家”,全职从事文字工作。对写作满怀热忱的她,多次获奖,包括2015年金笔奖华文短篇小说组首奖,2019年出版了首部短篇小说集《孕鱼》。她回忆了自己在中文系求学的日子,当时中文系课程都倾向学术性,很少有专攻文学的课程,也表示很羡慕现在中文系开设的写作课,希望学弟学妹好好珍惜。

2023年1月23日,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同学会举办了一场文学讲座,邀请了本地作家随庭(本名何颖舒)担任主讲嘉宾。这是同学会时隔多年举办的文学讲座,吸引了不少文学爱好者线上相聚。

接着,随庭分享自己踏上写作道路的心路历程。她首先让观众想象未来毕业,走出象牙塔将面对的困境和选择。她回忆,自己当时受到鼓励做学术研究,但真正热爱的是创意写作。在耶鲁国大获得的教职很体面,一切似乎都在正轨上。虽然当时她已经获得金笔奖,并萌生了想全职写作的念头,却没付诸行动,因为总有一种无形的压力,促使她自我约束,必须追寻所谓“体面的工作”,方能获得安全感。

随庭说,经常在教创意写作时让她的学生做这个练习,有人注意到画中的大石头,有人注意到石头的形状,有的则注意到石头表面的纹路。可见,到了第二步学生的想法就开始分野,正因为每个人观察到的细节都不同。第三步,解读形容词背后的故事和象征意义,从而产生出更多联想。最后,将前几步写下的形容词,用有逻辑的脉络把它们连贯起来,像是飘在空中的石头,是不上不下的,也是没有归属感的状态,就能联系到北漂的游子。由此步步推演,就能激发灵感,围绕于某个概念构造故事。这样一来,能把看似简单的素材,化为独有的创作灵感,将素材中有意思的某个点,发展为故事的开端。

人们经常持有刻板印象:中文系不培养作家,因为中文系的课程比较趋向学术研究。不过,随庭认为在中文系学到的知识是通用的。中文系的学术训练引导学生如何进行文本分析、文本细读,从快递站的写作练习中,能看出分析能力有助于我们将想到的点子,进一步拓展,并将碎片化的灵感衔接成有逻辑的故事脉络,这些都需要在感性与理性之间取得平衡。换言之,我们能放任自己想象,但最后要用逻辑把零碎的灵感贯穿起来,才是一篇好文章。因此,中文系提供的学术训练是有益的,培养我们跨学科人文体系的思维模式。

参与讲座的林博雅(中文系大二)说:“本次讲座条理清晰、干货良多,给了我更多写作的勇气与热情。我最喜欢问与答环节,学姐很耐心地解答大家的问题,并以亲身体验告诉我们,不要自我设限或怀疑,最重要的是迈开创作的那一步。保持创作能量、坚持笔耕不辍,总会找寻到属于自己的风格与表达方式。表达是人的天性,对文字的热爱也永远属于我内心最柔软的角落。我愿保持这份热忱,用属于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声音。”

参与者干货满满收获多

创作源于日常生活的观察

创作的来源来自于对日常生活和周围事物的观察。随庭分享了写作的“四步法”:标记、形容、解读、发挥,引导大家如何从素材寻获灵感。她以超现实主义画家马格列特(Rene Magritte)的抽象画“庇里牛斯山的城堡”(The Castle of the Pyrenees)为例,说明了香港作家西西在《浮城志异》中,如何根据马格列特的11幅画,写了一段关于香港历史的文章,极具创意和巧思。无论是一幅画、视频或文章,首要步骤是进行标记,列举自己看到了什么。第二步是观察你所标记的,并贴上具体的形容加以描述。

同学会时隔多年举办文学讲座,吸引了不少文学爱好者线上相聚。(视频截图,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