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汉子,土生土长于新加坡。祖籍广东南海,行医多年,饮食更多年。俗语说“富过三代,方知吃穿”,因此还未敢称是食家。

生肠价格比大肠、小肠来得贵。生肠不是消化系统的一部分,并非真正的“肠”,而是输卵管(fallopian tubes)。生肠价高的原因不难想象——生肠比大肠、小肠清洁,不带排泄物的异味,容易处理;加上来源也不多,毕竟只有母猪才有输卵管。选购生肠是一桩相当讲究的事。老母猪生育多,其生肠不是佳品,因为已膨胀、松弛,失去了爽脆口感,有时还带点苦涩。

最近在香港跑马地的“彭庆记”用餐,餐馆把这道经典怀旧菜发挥得淋漓尽致,令人回味至今,一谈及就食指大动。

话说“瑞记(家嫂)”这家老餐馆的名字,有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瑞记”是餐馆的原名。有一位老雇员徐润婵和她的家婆同在瑞记工作,家婆自然以家嫂称呼她 (广东话“家嫂”即媳妇)。徐女士在瑞记工作了几十年,久而久之,顾客逐渐跟着她的家婆唤她家嫂。长年累月,当熟客提及这家老字号餐馆时,也以“家嫂”代替“瑞记”。

上个月本专栏介绍过猪大肠和猪小肠,其实还有最后一“肠”——生肠。广东人、客家人爱吃生肠。姜葱炒生肠、韭菜花炒生肠都是粤菜精髓。吉隆坡和怡保一带的华人,尤其钟情于虾米炒生肠或XO酱炒生肠。

可能年轻一代食客对鱼肠感到陌生,需求量不大,又或者是供应流程方面太繁琐,鱼肠在本地餐馆似乎已绝迹。银芽炒鱼肠是另一道鱼肠菜。本地著名鱼头米粉餐馆“瑞记(家嫂)”的菜单上曾有此菜,但现在也没有了。

香港鱼肠令人回味

其实鱼的消化系统相当健全,有肝,有肚,也有肠。与鸡肠同理,鱼肠也会急速腐坏,只有最新鲜的和大鱼的鱼肠才可食用。

目前位于厦门街的“瑞记”(英文名Swee Kee)是总店,在中央医院园区内的分店名为“家嫂”(英文名Kasoh)。老雇员的个人品牌大到取代店铺的原名,在品牌管理学上,是一个鲜为人知的例子,或许值得品牌管理学者深入研究。

最后,让我们谈一下鱼肠。鸡、鸭或鹅肠如今已无觅处,鱼肠就更费功夫了。也许有人会问:“鱼也有肠?”春秋时期用来刺杀吴王僚的名剑就叫“鱼肠剑”,可见古人对鱼肠相当熟悉。不过说实在的,鱼肠剑理应藏在鱼腹中,而不是鱼肠里。

广东顺德的鲩鱼最肥美,顺德菜系的一道名菜就是焗鱼肠。这道菜充分体现了顺德人的烹饪智慧。为了保持鱼肠的嫩滑,把肠和打好的鸡蛋液在瓦砵里一起焗。鱼肠经常有苦涩味,所以配料一定有陈年果皮(新会的陈皮最好)、姜葱、芫荽和白胡椒以达到去腥作用。陈皮甘香、提味,与浓郁的蛋液和鱼肠形成恰到好处的对比。焗是一种相当猛烈的烹饪方法,蛋液因此容易焗得“老”,甚至焦。为避免蛋液被焗老或焦,顺德人把切好的油条铺在鱼肠上,跟蛋液一起焗。油条是绝配,起到多方作用:鱼肠表层有了油条,口感酥脆,亦确保蛋液不会被烧焦;油条的油分渗透在蛋液和鱼肠里,有嫩滑添香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