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丝镶嵌,现在已经是中国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只不过,能够精工细作的师傅并不多了。

展品中有一件蝴蝶作品, 栩栩如生,振翅将飞,蝴蝶翅膀上的花丝已经细到几乎有毛绒感。再用几粒小小彩宝点睛,更是叫人赞不绝口,难得的是,这些首饰并不仅仅拘泥于仿古,师傅们还注入了他们的新感受。

朋友在电话那头还告诉我说,“这种花丝工艺,其实是将金子从金锭熔为金棒,然后,一步一步地拉成金丝。最细的金丝只有0.05毫米,比人的头发丝还要细。然后将这样细的两根丝,搓在一起,再用这样的丝来盘出造型。而花丝的由来,就是将两条丝搓在一起的这个步骤,这样每一根丝都带有天然的花纹,这就是“花丝”的由来。

花丝镶嵌,现在已经是中国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只不过,能够精工细作的师傅并不多了。

到现在,这样细的花丝镶嵌工艺,依然要依靠手工,讲解者说,整个花丝镶嵌用到的机械只有一台,就是将金子轧成略细的金棒,即便是拉成丝这个流程,也都全部是手工的。

花丝镶嵌现在在故宫有专门展出,几千年来属于中国人的发髻胸口,手腕耳边的风流,非常值得欣赏。

从考古实物来看,花丝在西晋时期已经广为流行,唐宋极为成熟,因此大约可以猜想,那些存留下来的唐代仕女图中所戴的首饰应该也是花丝的工艺所做。到了明代,花丝工艺更加娴熟, 据说清代是花丝最为兴盛的时期,实际上我们这次看的展览,都是现代制作的新花丝作品,但是,这些技艺都是从清代的宫廷造办处传承下来的,其中不少师傅的师傅,都是家传的宫廷首饰匠人。而他们创作的作品,已经被故宫所认可,认为他们的工艺,达到了故宫中馆藏宫廷首饰的水平。

(作者是中国新希望集团联合创始人,2012年入籍新加坡)

带着疑问,让朋友先把照片发了过来,这是我生平第一次见到花丝,确实有宫廷戏中那些首饰的感觉,虽然说不清楚不同在哪里,但是可以明确地知道,这种韵味是极为中国的,如果说和市面上的珠宝有什么不同,大概就是第一眼看去“精致脱俗”吧!对于我这个只爱石头不爱黄金饰品的人来说,还真是初次相见,相见恨晚呀!

看宫廷剧,如《甄嬛传》等等,除了故事情节引人注目,不少女性也被其中的华服美饰所吸引。衣服的吸引力往往还小于首饰,毕竟这些服装,已经不适合现代女性穿着,而那些珠宝,耳著明月珰,头上玳瑁光,不仅仅华贵美丽,就是放在今天也依然动人心弦。实际上,帝王的赏赐中,也往往有各种名目的珠宝。珠宝除了有贵重的价值,历来都是传情达意的象征。

不免有些可惜,现在市场上已经见不到这样中国韵味十足的首饰了,大家都在追求钻石,钻石当然很闪耀,但是“闪耀”从来不是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在中国人的境界里,“内蕴”远远比“闪耀”更为重要。

不久前,我在上海参加一个会议。正好有朋友约我去参加一场小型的展览,做的就是传统的首饰,叫做“花丝镶嵌”。粗听之下,这个名字很令人费解,镶嵌当然好理解,那么花丝又是什么呢?拿丝做成花?

还有一件金丝编织的红宝石手镯,金丝编制成镯身,到中间用一颗红宝石收口,宝石周边用黑色和白色的钻石镶嵌出回文。而且,镯身可以全部拆下,中间的红宝石还能两用,做成一个吊坠,设计极为现代。把古老历史的元素巧妙地运用到现代与时尚中来。若在现代佩戴和使用这些首饰,华丽精美,不流于俗套。可以说,这种典雅的品味才是中国人记忆中的美丽,加上一种对古文化深深的爱恋和敬意。

更好玩的是各种各样的锁片,长命锁、富贵锁、挂坠……又美丽又可爱,小有小的精巧,大有大的稳重。小锁片每个都是手工制作,因此,可以量身定制,把想要的吉祥话,做成首饰花纹的一部分。

第二天早早就到了展场,进场第一眼就被一顶金光灿灿的金冠抓住了眼球,好奇的我端祥和思索着……讲解员介绍说,这是一件仿造明万历皇帝的“金丝善翼冠”,这件金冠全部用金丝编制而成,是皇帝祭天时所戴”。看展的人都围过来,因为实在很难想象,在明代,居然可以拿金丝编制成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