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四剧团推出新剧
克里帕拉尼接受联合早报专访,向观众推荐本届艺术节重点作品,也介绍编排概念。他说,艺术节在他任内有三个方向:一是带来破除规则,突破界限的作品;二是以超前规模为本地优秀艺术家提供展示机会;三是激发本地艺术家与国际艺术界的联创。“当然,最终目的是以好作品刺激艺术家,感召观众。”他说。
其中,国际舞坛大红大紫的加拿大女编舞家克里斯朵·派特(Crystal Pite),虽曾有编舞作品在本地展演,她携个人舞团Kidd Pivot来新献演却属首次。
艺术节更多详情,可浏览网站:sifa.sg,或留意联合早报日后报道。
他也说:“陌生则是因两团文化背景和工作方式不一样,其中有非常多碰撞和未知,然而我们的火花恰恰建立在共通与异存之间。”
另一首度造访狮城的舞团是英国的“有线空中剧场”(Wired Aerial Theatre)。克里帕拉尼说,不仅舞团对本地观众来说是个新团体,演出形式也难得一见。
谭盾曾在叙述《敦煌·慈悲颂》创作历程时说:“六年中我先后十几次到敦煌采风,听敦煌研究院的专家给我讲壁画的历史,也研究这些壁画的色彩和绘画笔触,然后把它写成交响乐,让全世界都能听得到敦煌,听得到丝绸之路。”清唱剧《敦煌·慈悲颂》全剧六幕,谭盾指挥,新加坡交响乐团(SSO)演奏,德国吕贝克国际合唱学院等团体的百名成员及独唱演员演唱。
“几年前我在纽约闹市区一个小场馆中观看泰勒·马克(Taylor Mac)的演出,惊叹于他的精妙演出——将那么多不同背景的观众凝聚在一起,我好奇这能否在新加坡发生。2018年我被委任为新加坡国际艺术节总监时,我想如泰勒·马克的艺术家,就是艺术节该邀请的,我期待看到本地不同背景、文化的观众在他的演出中欢聚。”戈拉夫·克里帕拉尼(Guarav Kripalani)说。
肥料厂艺术总监、《南柯一梦》导演吴文德认为,此剧对年轻观众和年长观众各有吸引力。他说:“《南柯一梦》是汤显祖昆曲名著,我们将它改编为现代戏剧作品时,直接探讨生活的本质。年轻观众可通过现代舞台剧感受古典文学魅力,理解作品蕴含意义,从而对华文学习更有兴趣。对年长者而言,这部剧探寻的是游走于梦与现实中,该如何掌控自己。”
话剧方面,本届艺术节将本地剧团推到聚光灯下,委约Toy肥料厂、九年剧场、必要剧场、十指帮各制作一部新剧。其中,肥料厂《南柯一梦》之《辱梦》是一部纯华语作品,九年剧场与美国SITI剧团联合演出的《三姐妹》则是华、英、日三语剧。
多位国际艺术名家“初登场”
两剧团三语言演俄剧
“有线空中剧场”灵妙刺激
新锐艺术家、团体和另类形态演出并不是艺术节的全部,作为艺术节总监,克里帕拉尼在节目选编上,展现“剑走偏锋”的胆识,是为了吸引年轻观众,有小众口味的观众及甚少看艺术表演的人群,他同时也尊重大众品味,回应较传统观众的期待。比如为本届艺术节开幕的便是为人熟知的华人作曲家、指挥家谭盾,与他2018年的作品《敦煌·慈悲颂》,克里帕拉尼认为该开幕演出将是本届艺术节一抹华彩。
克里斯朵近年凭舞作屡获国际大奖,这部极具话剧特色并带讽刺意味的舞作《审校者》去年一经公演,立即引起热议。克里斯朵眼下是各国争相邀约的现代舞名家,去年6月她为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编创的《四季卡农》在本地巡演,便给观众留下震撼印象。
从明年开始,Cake剧团创办人、艺术总监娜塔莉(Natalie Hennedige)将就任新总监,负责2021年至2023年的艺术节。
克里帕拉尼相当满意艺术节今年端出的一道道艺术大餐,他期待看到艺术发挥力量,将各社群紧密联系到一起。任期将满,他说心情感动而激动,并说有承办艺术节的艺苑公司团队上下一心的努力,才能完成三年难忘的旅程。有趣的是,他也将自己的“离任感言”策划为本届艺术节最后一个节目。
梦境之幻和现实之真,到底哪一样好,吴文德的观点是:“我想不管是梦境中还是现实中,我们都该知道自己所追求的是何物。人生如梦,梦如人生,我们生命中最后一位观众是自己,希望大家珍惜当下。”
《敦煌·慈悲颂》为谭盾耗时六年的呕心力作,灵感源于丝绸之路敦煌石窟壁画等深具中国传统文化基因与民众基础的民俗故事,他为此剧特别研发的敦煌古乐器与现代西方乐器同声齐鸣,展现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厚重博大之美。
艺苑公司总裁莎拉马丁(Sarah Martin)感谢克里帕拉尼的付出,认为克里帕拉尼为艺术节树立了新里程碑。她说:“一开始,克里帕拉尼的目标就相当明确:要为多元族群设计节目,要让新加坡成为观看破格演出的新地标。他的远见不仅拓展了观众群,也让艺术节国际地位进一步深化。”
去年发表的现代舞作《审校者》(Revisor)由克里斯朵与老搭档戏剧导演乔纳森·杨(Jonathon Young)合作,沿袭高度戏剧化的当代肢体剧场形式,舞者以舞蹈探讨语言与身体、个人与社群间的强烈冲突。
谭盾新作《敦煌·慈悲颂》
马克本人具多重身份,他既是托尼奖提名编剧,也是社会活动者,还是变装皇后(drag queen),《24个十年流行音乐史》就有变装戏份。他受访时说:“新加坡首演令我兴奋,我迫不及待想了解我对美国流行文化的诠释,能与新加坡发生什么对话?用小小的表演发表一种对世界当今状况和未来发展的另类观点,是最令我欣喜的。”
针对2019冠状病毒疾病疫情,艺术节主办方表示,正与相关政府单位密切探讨疫情可能将对艺术节产生的影响。“观众、艺术家与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是我们的第一考量,我们将持续关注疫情的发展,并及时发布动向。”到截稿前,艺术节没有任何节目更动或取消。
《三姐妹》是契诃夫经典剧作,该剧英文部分取美国现有翻译,中文部分由九年团员梁海彬翻译,日文部分则由SITI剧团两位说日语的演员翻译,剧中三姐妹正好各说其中一种语言。谢燊杰表示不会对原剧做“在地化”处理,也不刻意“去时空化”。“这一次,我们反倒让两个剧团以三种语言来演绎一个俄国经典剧本这件事凸显出来,成为演出一个特点。”
克里帕拉尼说:“这个户外作品是艺术节这三年来格局最大的演出,观众届时将看到一座10米高墙被吊升到17米高处,舞者们在高墙上翩翩起舞,奇景中带大家探讨日益加剧的气候问题。”
克里帕拉尼一开始便提及并盛赞的泰勒·马克,也在首度登场艺术家之列。这位美国知名剧场人,将在获纽约时报盛赞的《24个十年流行音乐史》里,带我们一窥美国流行音乐和文化风貌240年间的转变。该作2016年初始版本包含246首歌,长达24小时,此次新加坡演出的是精华版本。
《南柯一梦》从2018年开始,以三部曲形式在艺术节展开长达三年、每年一部的创排,每一部都层层递进:《入梦》以序幕方式短暂描摹梦的本质,《如梦》则刻画梦中放纵的人性,最终的《辱梦》,观众将看到战争、死亡及欲望等冲突淋漓尽致展露,这些情节为主人公淳于棼从梦中醒来奠定基础。
《南柯一梦》止于今年,吴文德不无感慨:“能在三年内将共44篇章的原著,完整浓缩于近六小时演出中,我们制作团队和演员的勇敢与优秀毋庸置疑,期待有朝一日将《南柯一梦》三部剧一气呵成演出!”
近年多语剧蔚然成风,艺术节舞台上也多次上演过多语剧。去年艺术节迎来日本殿堂级导演、艺术家铃木忠志改编及执导的多语剧《狄俄尼索斯》,今年有九年剧场和SITI剧团的《三姐妹》,新、美这两个剧团有着近十年的交流和沟通,艺术节颇看重这一点,因而委约两团共创一个作品。
今年是克里帕拉尼三年艺术节总监任期最后一年,但他却争取到多位国际艺术名家的“初登场”,有的节目是本地首演,有的是亚洲首演,有的则是艺术家与团体首度莅新。
艺术家泰勒·马克的《24个十年流行音乐史》(A 24-Decade History of Popular Music)是本届艺术节节目之一。将于5月15日至5月31日举行的第43届新加坡国际艺术节(SIFA),呈献包括戏剧、音乐、舞蹈、电影、跨界等形式在内的60多个节目,受邀艺术家来自中国、英国、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等,亦不乏本地原创与跨国合作。
该剧场的作品《世界倾覆的日子》(As the World Tipped)2011年搬上舞台后,在欧洲各国文化节巡回时备受瞩目,2015年首尔文化节是他们在亚洲第一次亮相——舞台形状的屏幕被缓缓立起来,最后吊在半空中,舞者们在半空中作优美灵妙又万分刺激的舞蹈表演。
最后一节目总监“离任感言”
在九年剧场艺术总监、《三姐妹》联合导演之一谢燊杰看来,与SITI剧团合作是既熟悉又陌生的体验。“熟悉是因两团有相同训练系统和背景,创作上有共通语汇。我们除皆以铃木忠志演员训练法为基本训练外,也都采观点训练法。前者强化演员肢体与精神,后者训练对身体、时间和空间关系的敏感度。这些训练让我们在舞台上对个体和群体都给予照顾,形成整体艺术表现。”
第43届新加坡国际艺术节将于5月15日至5月31日举行,总监克里帕拉尼说,艺术节最终目的是以好作品刺激艺术家,感召观众。
向观众推荐《三姐妹》时,谢燊杰说:“该剧是20世纪最有分量的剧本之一,近30年来,本地戏剧舞台上几乎不见契诃夫作品,这次《三姐妹》是结合两个实力派剧团核心力量带来的演出,它是悲喜剧,喜中可悲,悲中可笑,我就希望成品达到这样的格调,因为这才是人生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