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跟这个剧本讲述一个简单的故事。作者米奇·艾尔邦是个相当成功的体育记者及专栏作家,无意中在电视上看到过去的恩师患了不治之症,只有三两个月的寿命了,他立即飞去700英里外的老师家,本想仅去安慰一下,但垂死的老人居然给了他很多的启发,接着他每星期二都去拜访,连续14周,直到老师过世。这最后14次的会面里谈到不少人生课题,作者也都把它录音存念,后来据此写了这本畅销书这个剧本,版税也支付了老师的医药费。
这位老教授至死都保持他的幽默。讲到他的火化,他关照亲人“别让他们把我烧过头了”。他叫米奇等他死后去扫墓,“别匆匆忙忙地放下几朵花开车就走”,但须带份野餐带条毛毯,在那风光颇好的池边树下跟他谈心。那时候,他说,“由你讲,我来听”。
这出讨论病痛及死亡的戏自2011年春天在台北首演,到今年7月,
对于死亡,濒临那最后一天的老教授有他的看法:“一旦你学到如何去死,你就学到怎样好好活了”。
生平看过近千出戏了,看戏时让我落泪的经验却不多;观看米奇·艾尔邦(Mitch Albom)的Tuesdays with Morrie,却正是这种难得的经验。
(本文小标为编者所加)
这些亲切而有深意的题材全纳入剧本了。作者米奇·艾尔邦找了一位资深的剧作家Jeffrey Hatcher跟他合写剧本,写成一出简单、灵动、畅顺、仅有两个角色的现代剧,以简约的布景道具在空旷的舞台上搬演时空经常变换的众多场景。叙事的技巧相当高明,想来Jeffrey Hatcher的剧场经验,提供了剧型结构上的基石。全剧以米奇作为叙述者开始,回忆20年前初见莫利老师时的尴尬,直到老师死后他去扫墓结束,全剧一气呵成,多数演出并无中场休息。
这“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也就是台湾译本的书名,谈到人生、家庭、婚姻、事业、恐惧、欲望,当然也谈到衰老及死亡,但其中最重要的课题却是“爱”。老人患了“渐冻症”,虽然神智清醒,身上的肌肉却在一吋一吋的死去,在他仅存的几个月里,虽然无助到大小便都需人伺候,仍旧不断关爱身边的每个人,包括那些闻名来访或写信请教的陌生人。在他的信念里,正如他喜欢引用的奥登(W. H. Auden)诗句:“我们必须相互关爱,否则就是死灭”,他大量付出爱心,感动了不少陌生人,也把作者从名利场中解放出来,从此投身慈善事业。
华语剧作《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由本文作者杨世彭译导。
遵照剧本的指示,我在空旷的舞台上运用颇像戏曲“一桌二椅”的简单道具,加上随时变换的幻灯投影来营造剧中的各类场景及气氛,手法将会简约而写意。我跟我的设计伙伴也把布景的相当部分安放在乐池上,因此大部分的场景都将会在舞台镜框之外演出,营造与观众非常接近的亲切感,这在华语世界的正轨剧场,恐怕还很少见。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戏剧舞蹈系荣休教授、资深舞台导演及戏剧学者
本文出刊时,由我译导的美国名剧《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将首度于新加坡演出,7月20至22日届滨海艺术中心公演四场,在此愿将当初选取此剧作华语演出的缘起,向当地观众、读者略作说明。
在这真实故事里,莫利老师的最后14堂课虽已结束,其实还在继续进行。米奇成为畅销作家以后,把他的大量版税先付老师的医药费,然后捐助各种慈善事业。这本书的畅销让它变成各种文字,也感动了世界各地的读者,包括台湾、中国大陆及香港。随着本剧在两岸三地各个城市的巡演,莫利老师的教室之门,正向各类华语观众开放,现在又来到了新加坡,看来他的课程,还会延续下去呢。
对于死亡,濒临那最后一天的老教授有他的看法:“一旦你学到如何去死,你就学到怎样好好活了”。他觉得在你有生之时,应该尽量做个好人,花时间给你的家人,原谅你的敌人。若有话该讲给至亲好友听,应该立即就讲,别等到临终前来不及讲。他自己,早已安排一个“活人的葬礼”,听他的亲友告诉他他是多么可亲可爱。他也拟定他的墓志铭,简简单单的“一位老师,直到死亡”。
已在两岸三地演过235场,并将首度于新加坡演出。
在我台北的制作里,莫利老师由国宝演员金士杰饰演,影视界颇有名声的卜学亮饰演学生米奇,这两位都曾在《步步惊笑》里跟我合作过,这次再度合作更加愉快,而他们的演出也都极其动人,金士杰也因为这个角色荣获中国大陆的“白玉兰奖”及“壹戏剧奖”的两项最佳男主角大奖。
本剧的华文版本在2011年春天在台北首演,数次加演及全台巡演后,当年就去上海及北京巡演,到2013年6月略计,仅仅上海一地就已去了七次,也在当年6月4日届台北新舞台庆祝第一百场的演出,2017年的1月5日,又在台北城市舞台庆祝演足200场。当初我推荐这出戏给台北果陀剧场时,仅求在推出这深具社会意义的好戏时不要赔钱,没想到这出讨论病痛及死亡的戏,到了今年7月,居然已在两岸三地演过235场。回想8年前我若没有毅然摒挡一切,在飞上海导戏的前一天赶赴邻州观赏此剧的英文演出,也不会有《星期二》连满两百几十场的结果;人生的际遇,有时也真神奇!
作者米奇·艾尔邦可说是今日成功人士的写照。他身兼五份工作,在有名的报纸上撰写专栏,主持电台电视节目,经常去奥运及世界级的球赛采访,郊区有豪宅,名车有两部,也有交往七年的女友,但他却忙到连结婚的时间都没有。在老师的临终课程里,他觉悟到现今社会的误导:多点钱就是好,多点名气就是好,多点多就是好。相反的,老师家中绝大部分的家具都已用了几十年,但这简朴的屋子里却充满爱与关怀,是个“非常富足的家园”。
此剧的最后一场,是米奇到老师墓地探访,遵照老师的意旨带了毛毯及野餐,在池畔树下一边野餐一边与老师谈心,感觉却是非常之好。结束前米奇有几句这样的台词:“假如你的一生能像莫利那样,总是把别人当作第一优先,给他们良好的回忆,永远付出你自己,那等你死后,你其实并没有离去,你活在每一个你曾影响的人的心里。”
米奇对生养孩子相当抗拒,认为孩子会绑住他,让他无法周游世界,去那些有趣的盛会,也会使他放慢脚步,在职场的竞争里败退。老教授却觉得我们应该拥抱生命,“有朝一日生命若也回抱,那就是最最美妙的感觉了”。米奇感叹自己虽仅37岁,在职场上已经逐渐落伍,真希望自己还是20岁。老教授却认为年龄的增长并不代表身体的退化,反而是经验的相对增长:“一棵树最美的时候就是落叶之前”,而且,“我早已活过你的年岁,我为什么还要嫉妒你的青春?”他又说:“假如你一直跟年老这件事打仗,你将永远不快乐,因为无论如何你都会变老。”
这又是怎么一出戏呢?其实它并没有在百老汇或伦敦西区走红,仅在外百老汇演过一阵,也拍了部并不走红的电影,由喜剧红星Jack Lemon饰演其中的老教授,也是他谢世前最后的角色。但这出戏的原著同名“非小说”却是鼎鼎大名,1997年出版后曾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连续上榜55周,全球营销1500万册,而它的台湾译本居然也卖了70万册,香港也在2001年选它为“十大最佳书籍”之一,大陆也有译本,叫做《相约星期二》,这些信息在当时看戏的我,其实并不全知。
莫利老师的课程还会继续
台北制作舞台布置特殊
那是2010年10月初,再过一天我就要飞上海执导伦敦西区走红剧The 39 Steps(上海制作叫《39级台阶》,台北制作叫《步步惊笑》)了,行李还没整理。清早起来看报,读到一篇很好的剧评,就是邻州犹他莎翁戏剧节正在上演的《星期二》,也是我存在心中将会译导的剧目之一。当时二话不说,跟莎翁节当局打了个电话,知道他们会给我们夫妇准备票子,立即开车就走。三小时半后到达剧场,看完下午场立即开车回家,整理了行装,第二天清晨就飞上海,在我的看戏史上,还没这样“即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