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东南亚是全球网商的兵家必争之地,而中国的资金与专业都有近水楼台之便,几家重要的网商,包括腾讯、阿里巴巴、京东等,都在赤道地带留下重要的烙印。尤其中国在移动支付方面的重要经验,都为东南亚市场带来全新的动力,让消费者满意,也让商家有更多的电子现金流,加速资金的速度。
网络经济仿佛就是一场及时雨,落在本来枯萎的心灵上,让生活更有效率,更有竞争力,更有“范”地面对未来的挑战。也许就是一种创新的激情,要在蕉风椰雨中找到不凡的经历。如果你在雅加达市区千军万马的交通堵塞中,无法赶去下一场约会,你只要在手机上约好了Go-Jek的摩托车手,卫星定位,让他呼啸而来的摩托车,为你戴上头盔,带你冲出交通堵塞的重围,安全地、准时地,去到城市的另一端赴约。
因地制宜
但中国网商的经验也不能简单地拷贝、移植到东南亚,而是需要“因地制宜”,重视当地的需要和条件。像中国的网约车,到了东南亚的一些城市,就变成了“网约摩托车”,可以更适合当地的需要,冲破堵车的车阵,也更便宜。中国其实早就有“摩的”,但都是缺乏规范,流行于一些乡镇。而东南亚的“摩的”则更为规范,车手都穿上制服戴头盔,也要求乘客戴头盔。
网络经济的惊雷,惊醒了老旧的商业格局。网络上的“货畅其流、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改变东南亚六亿人的生活方式,开拓生活的新境界。
因而网络经济创新的生活方式,就像那些赤道地带的午后惊雷,惊醒了老旧的商业格局,从一个地方的视野,转向国际化的舞台。网络上的“货畅其流、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改变了东南亚六亿人的生活方式,开拓生活的新境界。
这是过去不可能出现的场景,但却是今天每一刻都会出现的镜头,也使得东南亚社会享受网络经济所带来的便捷。更不要说网购之乐,吃外卖食品,让交通不便的东南亚民众都可以“弹指”之间买到自己需要的物品,吃到想吃的美食。
这也是网络经济带来的“去中心化”,可以穿越岛屿的隔阂,让每一个人都不再是一座孤岛,而是可以依靠网络经济,穿越空间的限制,突破时间的束缚,在网海中赢得一个全新的世界。
而流动支付的兴起,也使得东南亚的商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加速了企业的现金流,超越了不少先进国家。这也是网络时代的“后发优势”。长期以来被认为是落后的一些东南亚国家,可以在产业链的一些部分,在支付方式等环节“弯道超车”,胜过发达国家。这是网络时代的胜利,也是历史加速发展的动力。
这在“千岛之国”的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感受特别真切。从一个岛到另一个岛,往往要坐很多次船,或是坐小型飞机,舟车劳顿,但如今却可善用网络,让出行及购物更有效率。
(作者为亚洲周刊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