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主流官方媒体并未卷入这场口水战。在互联网上,力挺张文宏的声音也明显大过批判他的音量。这说明,官方目前没有在这场口水战中选边站。

高强认为,必须打消“与病毒共存”的想法;人类与病毒“有你无我、你死我活”;有些专家既宣扬德尔塔病毒的严重威胁,又主张“与病毒长期共存”,是自相矛盾;只要疫情仍在国际上广泛流行,中国严防境外病毒输入的方针就不能变,坚决切断病毒传染链的策略就不能变,早发现、早控制的目标就不能变。

但从长远看,无论批判与否,如何“与病毒共存”都是中国绕不开的话题。张文宏导出这一话题,展示了他一贯求真务实“接地气”的学者风范。至于话题带来的口水战,既不是张文宏的本意,也不是他能掌控的。

这场口水战的背景是西方国家近期纷纷调整防疫政策,开始对内解封、对外开放,探索新的“与病毒共存”的工作与生活方式。在中国,南京疫情扩散再度让一些地区经济和社会生活停摆,也让社会产生了“抗疫疲劳”,很多人既希望尽快控制住疫情,又对严格防控措施带来的种种不便感到厌倦,希望能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张文宏“与病毒共存”就反映了这种声音。

需要指出的是,张文宏所说的“与病毒共存”并不是向病毒投降,更不是要求中国立刻放弃目前仍卓有成效的防控政策。而高强等人批判“与病毒共存”的观点,也不是要让中国重新闭关锁国,成为世界“孤岛”,更多是担心中国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毁于一旦。

不难看出,张文宏只是对疫情走向以及未来中国如何应对疫情进行分析和思考,这也是一名专家的权利和责任。

8月7日,高强的文章被《人民日报》下属的《健康时报》转载,加上张颐武在《环球时报》上的文章,一些自媒体将此解读为官方媒体在批判张文宏,引发“与病毒共存派”和“病毒清零派”之间的口水战。一些网民指责张文宏是“投降主义”,另一些网民则喊出“保卫张文宏”的口号。

张文宏想说的是,在冠病病毒长期存在的条件下,未来中国必须拿出智慧,既要实现与世界互通、回归正常生活,又要保障国民免于对病毒的恐惧。或者说,因为成本太高,未来中国有可能放弃眼下的病毒“清零”措施。但张文宏不仅没有否定中国目前严防死守的抗疫政策,还夸赞中国给出了一张漂亮的答卷。

7月29日,张文宏在微博上发表了一篇长文,内容包括:冠病疫情不会短期结束,可能长期也结束不了;现在世界上大多数病毒学家都认可这是一个常驻病毒,世界要学会与这个病毒共存;世界如何与病毒共存,各个国家都在作出自己的回答;中国曾经给出一张漂亮的答卷;未来中国选择的方式一定是既保证与世界的命运共同体,实现与世界的互通,回归正常的生活,同时又能保障国民免于对病毒的恐惧;中国应该有这样的智慧。

8月5日,退休多年的中国卫生部前部长高强在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官网上发表文章,驳斥“与病毒共存”的观点。

除了高强,北大教授张颐武也在《环球时报》上发表文章,指出“与病毒共存”就像“劝一个考试成绩远胜落后生的优等生,要借鉴差生的学习方法。这不是为了中国,而是别有深意”。文章呼吁中国继续全面防控,不要中了西方的“连环计”。

中国知名抗击冠病疫情专家张文宏最近卷入一场舆论口水战,因为他说了世界要学会与冠病病毒共存,被一些舆论批为“投降主义”。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