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的“Lagom”和“fika”
瑞典人的性格不着急,我被他们那种不疾不徐的生活方式所感染。“Lagom”是瑞典人很喜欢用的词,用来形容在工作、生活、身心各个面向都拿捏得恰到好处的生活哲学,根据自己的步调,调整到最舒服的状态,并不需要和别人保持一致。瑞典人相信这种生活能过得更快乐、更有意义。很多人不时都想把工作做到最好,然而想太多的同时,会令自己压力递增。因此,“lagom”的生活方式是必须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无须太多的执着,凡事尽力就好,而且不须比较,自己觉得刚好便可,心情也会变得轻松。
芬兰的冬季严寒且日照时间短,全年几乎有九个月都笼罩在孤寒黑暗的气候环境中。为了缩短在冷峭街头行走的时间,很多芬兰人在下了班后会赶着回家。和众多北欧幸福哲学相比,“kalsarikänni”带有一种迷人的幽。它是一种让每个人都能轻松释放压力的活动,无需过多条件,只要有舒适的衣服、酒精和待在家放松做真正的自己就OK。这也反映了芬兰人重视独处时光,只要在享受独处时光时感到舒心、自在,甚至忘了时间,都是一种疗愈身心、从庸碌生活中自我修复的幸福仪式。根据2023年的《世界幸福报告》,芬兰连续六年成为全球最幸福的国家,也许这种完全放空做自己的状态,真的会让人幸福。
“Fika”是很随性的,无论是一个人或和其他人在家里、学校或公司里一起喝一杯咖啡,吃点零食,都是保持愉悦的心情。重点是休息一下,给自己喘口气,这才是“fika”的意义。很多瑞典公司规定“fika”时间,让员工劳逸结合,咖啡爱好者一天还会有好几次“fika”时刻。我自已花了一段时间才习惯这种休息时间;一开始,可能会有一点点太过放纵自己的罪恶感。不过,每隔一段时间就休息一下,在个人和工作上其实都有好处。如果说丹麦的“hygge”是让人们慢下来去悉心照料生活,那么,瑞典的“fika”更像是让人专门为小憩留出时间和空间拥抱慢生活的方式,也是放慢生活的一种提醒。
虽然“kalsarikänni”和“hygge”“lagom”“fika”略有不同,但都是源自北欧且目标一致:让人舒心。总的来说,北欧人的幸福秘诀藏在于生活的平衡感,与自然共生和活在当下的处事哲学中。生长环境相对高压的新加坡人,很容易就被工作及生活闷得喘不过气,或许有时候应该停下来,好好审视自己的状态,在日常生活注入北欧生活美学,学习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或许能体验如北欧人生活般的怡然自在。
Hygge描述的是一种被美好事物包围、舒适怡然的感觉,代表了一种让平凡的每一天都变得更加美好的幸福感。想象一下,家的温暖感,让生活变舒适的仪式感,吃到美食的幸福感,在你最在乎的人身边的安全感等,把这些全部能使你感到安逸的感觉结合成一个单词,那就是“hygge”。它让我们学会感恩生活上美好的事和人与人间的关系,但它不像转角遇到爱那么的刚好,也不会突然出现在你的生活里,而是需要你努力地经营。
芬兰的“Kalsarikänni”
我在丹麦到一位朋友的家做客时,仿佛走进了那些北欧风家具设计杂志里。背景是一面书墙,角落有个旧式的小火炉和成堆的原木条,书墙的前面有一个三角钢琴和舒服而简单的沙发,装修简约却很有艺术感,能够让人从满满的生活气息中感受到舒适和惬意。丹麦人很爱家居设计,也会花很多时间把家变得更舒适温暖。试想象在寒冬的夜晚,把自己裹在毛毯里,手里握着一杯红酒,点起香氛蜡烛,像这样的生活情境,就是“hygge”所要传达的意念和创造舒适片刻、享受纯粹的美好。
在联合国统计的《世界幸福指数》(The World Happiness Report)评比中,北欧国家总是名列前茅。北欧气候严峻,一年中有几个月的日照时数不到一小时,看似活在阴暗之中,北欧人却过得比其他国家居民快乐。我一直很好奇他们是如何办到的,所以几年前就探访了北欧国家,亲自访问当地人,并请教他们用最简单的方式诠释专属各国文化的幸福关键。原来每个北欧国家的语言里,都有一些非常华丽的词汇,而且这些词汇与北欧人幸福指数高息息相关。对我而言,每个词汇更像是一个魔法,在北欧人日常琐事转换成一种心灵力量的仪式,创造出一套独特的幸福哲学。
丹麦的“Hygge”
在瑞典也经常听到另一个单词:“fika”。它既是一个名词也是一个动词,指的是咖啡文化在瑞典的表现形式。对瑞典人来说,咖啡不仅是一杯饮品,它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瑞典是人均消费咖啡最多的国家之一,远超北欧其他国家。瑞典让人觉得是个慵懒的国家,因为大街小巷里都有许多咖啡馆,整座城市里好像弥漫着咖啡香气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