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有许多协助人们保护听力的耳塞,但种类、功能与价格不尽相同。李则宗博士指出,传统耳塞适合在工厂、工地或装修领域工作的人使用,可减少环境噪音强度。但这类耳塞在减少噪音的同时,会导致所有声音听起来沉闷而遥远。
丽贝卡医生提醒,常见的噪音性听损症状包括接触高分贝的噪音后,感觉声音听起来失真或不清楚,这通常是初期警讯。或是在背景嘈杂的环境中,难以听懂他人说话,或发现个人对较高音的听觉能力减弱。发生耳鸣,如耳朵有响铃或嗡嗡等声响也要注意。这些症状可能在接触噪音后立即出现,抑或持续发生。
妮可坦言,自己如同一般年轻人相当注重演唱会上的听觉享受,若要使用耳塞必须确保能维持高质量声音。她说:“高保真耳塞在本地年轻人中还未普及化,但我看过国外年轻人在Instagram上分享。借助社媒让使用者谈个人体验是很好的推广方式,有助加强年轻人的听力保护意识。”
警惕耳朵闷胀感与沟通困难
听力损失不只是关乎年长者,由生活习惯与环境噪音造成的听损也会影响年轻人。Nuffield Medical耳鼻喉外科医生丽贝卡·海伍德(Rebecca Heywood)医生说,噪音性听损可能影响各年龄层,包括年轻人,尤其是他们可能常出席演唱会,或在使用耳机时调高音量,导致自己经常接触高分贝的声量。
个案2:借助社媒提高意识
世界卫生组织发出警告,超过10亿名12至35岁的年轻人,在酒吧、夜店、演唱会和体育赛等场所,长时间接触高音量音乐和其他噪音,将面临听力永久性损失的风险。
本地学生保护听力意识不高
黄廷方综合医院听力学主任李则宗博士说,常去嘈杂场所如演唱会和夜店的年轻人,发生噪音性听损的风险很高,因为这些场所的音量往往超过85分贝的安全限制,长时间暴露于这种环境将导致听损。此外,嘈杂环境会使人们面对沟通困难,并导致孤立。
年轻人常认为自己的身体状态好,容易忽视危及听觉能力的情况。此外,社会文化风气起到一定作用,如在演唱会、夜店和社交派对等活动中,调高背景音乐被视为常态,粉饰高分贝音量带来的潜在危害。这些因素皆凸显采取预防行动的必要性。
李则宗博士说:“一般人对过度使用手机应用聆听音乐导致的听损已越来越有意识,但对演唱会或娱乐场所可能导致的听损风险,却认识不足。好些人认为出席演唱会时戴上听力保护耳塞不酷,或误以为这阻碍听感,令人无法享受音乐。此外,有些人担心朋友会因此嘲笑他们,或不觉得自己会因演唱会播放的音乐而导致听损。”
要有效提高年轻人对噪音性听损的意识,需要家长、教育工作者和医疗保健提供者的全面参与。丽贝卡医生建议,强化这方面的信息传播和资源,开展协作项目如研讨会和健康展览,支持设定社区噪音规范,以及利用社交媒体做更广泛的教育宣传。
让听力保护成为常态
噪音性听损属于声创伤
随着富有动感的旋律摆动身体,沉浸在现场欢腾的氛围中。无论是出席演唱会,到酒吧或夜店狂欢,或参与室内有氧运动课程如飞轮单车(spin),都离不开烘托现场氛围的强劲音乐。这些休闲娱乐活动是许多年轻人的爱好,但其中了解环境噪音,懂得自我保护的人有多少?
谢绮馨说:“我们观察到,去年在社交媒体上,有许多大型演唱会的讨论。国外的年轻群体普遍会提到‘演唱会耳塞’(concert earplugs),但本地年轻人却很少关心这类话题。我们的调查试卷证实他们经常接触环境噪音,却缺乏听力保护意识。”因此,她们希望通过发起“Plug It, It’s Fine!”的宣导活动,向本地人尤其是年轻人推广使用听力保护设备的重要性,降低听力损失风险。
妮可·德索斯塔(Nicole Descalsota,22岁)也是南大传播与信息学院学生,目前以特约形式帮网络刊物撰写韩国流行音乐的演唱会报道,经常一个月内看两三场演唱会。她说,看完演唱会后常觉得周围声音变得模糊不清,耳朵也有闷胀感,情况有时甚至维持1小时,偶尔会有数秒耳鸣,所幸都属暂时性现象。
丽贝卡医生解释:“噪音性听损是一种暴露在高强度声音导致的听力障碍。与老年性失聪(presbyacusis)或由感染引起的听损不同,噪音性听损属于声创伤(acoustic trauma),通常是可预防的。”
丽贝卡医生指出,高保真耳塞能克服传统耳塞的局限。它们经过特别设计,在不同频率上均匀地减低音量,提供更清晰自然的听觉体验,并且不会影响声音质量。至于泡沫耳塞,其材质属于即用即丢型,须经常更换与保持卫生,以免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
不及时认识到噪音性听损,并延迟采取干预措施的后果是深远与多方面的。丽贝卡医生说,它通常会导致耳蜗毛细胞无法再生,造成永久性损伤。听觉敏锐度受损,可能导致人们难以察觉周围环境中通过声响发出的警讯,增加发生意外率。听损造成的心理社会影响同样令人担忧,人们可能因沟通能力受阻,减少交流而导致社交关系疏远,甚至引起抑郁和焦虑等状况。听损的负面影响还可能延伸到学业和工作表现。
恩贾莉 ·拉贝恩得拉(Anjali Lavendra, 22岁) 是南大黄金辉传播与信息学院的学生。她一年会出席两三场演唱会,每次接触约2到3小时声量大的音乐。此外,她每周会做1小时的皮拉提(pilates),而导师常使用随身麦和扩音机讲解动作。
李则宗博士补充,在本地,医疗专家会与保健促进局密切合作,让小学生了解过度调高音乐设备的声量对听力带来的潜在危害。除了南大学生发起的“Plug It, It’s Fine!”活动,推广使用保护听力耳塞外,也有为学龄儿童设计,名为“Dangerous Decibels”(危险分贝)的教育项目。这个项目旨在从年幼时期,提高孩童对安全听力的认识,以及培养相关的行为和态度等。
高保真耳塞则是专为音乐表演者和演唱会观众而设计,它具备让声音在所有频率上均匀衰减的滤波器,同时确保佩戴者仍能听到必要的声音。高保真耳塞有别于一次性的泡沫耳塞,可重复使用,而且滤波器能根据所需的衰减特性调整,在不影响音质的情况下,减少噪音。网购平台如amazon.sg都有售卖这类高保真耳塞。
在全球范围内,人们越来越常接触到交通、娱乐场所如夜店、体育比赛等环境噪音,以及在不安全的音量下使用手机应用聆听音乐。丽贝卡医生引述《听力学杂志》(The Hearing Journal)的一项研究指出,超过60%的年轻人在参加高噪音活动后,申诉有听损症状,但不到5%的人定期使用耳塞。这凸显加强教育和宣传策略是迫切需要的。
恩贾莉听过可以使用耳塞保护听力,但没试过。她在南大学生举办的酒吧活动使用后,发现高保真耳塞会降低音量,但仍能听到音乐细节,使用后也没出现耳鸣等症状。她认为对学生来说,耳塞的价格及购买方式是主要考量,她建议演唱会主办方可在活动现场销售,或提供可一次性使用的耳塞。
与老年听力退化不同,年轻人使用耳机不当,或常去夜店和演唱会,长时间接触高音量,也会面临听力损失风险。噪音性听力损失是一种暴露在高强度声音导致的听力障碍,一般是可以预防的。南大学生的调查发现,超过四成学生未意识到噪音可能损伤听力。专家建议采取干预措施,在噪音环境下佩戴高保真耳塞来保护听力,同时满足听觉享受。
个案1:出席演唱会后耳朵嗡嗡作响
预防噪音性听损比治疗容易得多。丽贝卡医生说,保护听力应成为生活常规,作为维护整体健康的关键组成部分,如同定期锻炼和均衡饮食。她指出,噪音性听损完全是能预防的,但等到患者开始重视时往往为时已晚。在参加嘈杂活动时主动戴上听力保护设备,或利用科技设备监测噪音水平,以及通过教育,包括与同龄人实践维护听力健康的方法,都能显著降低听损风险。
南洋理工大学黄金辉传播与信息学院四名应届毕业生谢绮馨、骆思恩、杨汶晴和张凯欣,近期针对校内280名学生展开调查,结果发现多达88.6%的学生在过去五年曾到夜店、演唱会或参与室内有氧运动课程,而这些场所的音量往往达到有损听力的水平。其中44.4%的学生不晓得有“噪音性听力损失”(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即由噪音诱发的听力损失),多达83.9%没听闻过保护听力的高保真耳塞(high-fidelity earplugs,简称HFEs)。
尽管噪音性听损相当普遍,但它对生活质量造成的潜在影响往往被忽视或低估。丽贝卡医生说:“许多年轻人不了解接触嘈杂环境对他们的听力危害有多大。由于听损是逐渐恶化的,不会一夜之间显现。通常没有即时发生疼痛等症状,人们不会保持警惕。”
她说,在嘈杂环境中难以和他人交谈,或频繁需要调高音乐播放设备的声量,都是提醒人们应寻求专业医疗评估的状况。接触噪音后有耳痛或任何不适感也应做检查,让医疗专家通过听力测试,评估个人听力,并提供如何防止进一步损伤的建议。
潜在危害被忽视低估
延伸阅读
此外,听觉过敏(hyperacusis),即对某些频率和音量的声音产生不适感或疼痛等过度反应,以及感觉耳朵有闷胀感也应警惕。丽贝卡医生指出,年轻人在接触噪音后,如果持续超过24小时有耳鸣或听觉模糊等症状,建议尽早求医。若参与的活动声量大,并察觉自己在出席这类活动后症状频繁发生,可能是听觉系统受损的迹象。
年轻人怎么说?
她说:“由于场地不大,当导师经过我身边时,常感受到扩音机发出的声量对听力构成伤害。上完课或看完演唱会后,我偶尔会察觉到耳朵发出嗡嗡鸣声达数分钟,听到的声音模糊不清,而且短暂时间无法跟别人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