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设计图显示李光前自然历史博物馆初期的设计与完成版完全不同。(关俊威摄)

莫玮玮1981年加入林少伟的建筑事务所;2002年,林少伟退休后,莫玮玮接手事务所,以W Architects名义传承至今。40多年来,莫玮玮保存了大大小小的数千张设计图稿,全跟他一丝不苟的个性有关。他说:“林少伟没叫团队保留图稿的意识,所以他时代的图稿留存的不多。到了90年代,我开始要求公司建筑师存稿。90年代末、2000年开始至今,我要求每一个项目每一个阶段,所有图稿都得收起来,用黑色A3文件夹分类保存。这跟我们工作方式有关:不管是手绘或电脑绘制,我要求建筑师每周把图稿打印出来,贴堂报告进展,就跟在学校评估设计作业一样。许多图稿就这样保存了下来。”

从后现代到简约主义风格

莫玮玮牛车水作品示意图上的手绘众生相灵活生动。(杨胤繁摄)
莫玮玮牛车水毕业作品模型局部特写。(关俊威摄)

典藏我国建筑史料可视为建筑保留的延伸。市建局总署长(建筑与城市设计)叶丽美说:“设立新加坡建筑典藏就是建设一个档案库,深刻记载我们的建筑。”除了建筑图,典藏也保存照片、建筑文物、模型与口述历史。叶丽美补充道:“随着典藏规模壮大,我们也能准确地标示这座城市的发展与进化,提供我们历史、文化、生活的宝贵洞悉。大量的图稿、草图、模型也展现建筑师和设计师的概念、设计过程、所面临的难题,以及他们如何靠创新思维让问题引刃而解,对当下的工业和未来设计师提供灵感。”

在未有电脑设计软件的年代,莫玮玮亲手绘制淡滨尼北社区俱乐部的颜色与建材概念图,用彩色铅笔着色。(关俊威摄)
这牛车水毕业作品的建筑模型,莫玮玮收了40几年,是此次展览的一大亮点。(关俊威摄)

建筑保留的延伸

保存数千张设计图稿

建国建筑师林少伟设计的淡滨尼北社区俱乐部已荡然无存,剩下的就是这批设计图。(关俊威摄)
林少伟设计,莫玮玮手绘的淡滨尼北社区俱乐部示意图。(关俊威摄)

李光前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图稿显示,最初投标的概念与完成品竟有天渊之别。莫玮玮说,原本他与团队构思四栋收藏标本的浮脚楼,与展厅隔开来,但工料测量师认为这个设计将钱砸在毫无用处的镂空底层。莫玮玮团队听取他的意见,最终的设计图将收藏标本,不需要光线和窗口的大楼合成一栋“大石”,底层是展廊。但这设计太过硬邦邦,于是莫玮玮在表面“划一刀”,劈开“石头”让植物在里头生长,才得到现在这石破天惊的震撼视觉效果。

有些图稿,如新加坡国立大学教育资源中心(Education Resource Centre)的初步设计图则记录了建筑师的遗憾。莫玮玮说,他们尊重高低起伏的地形和现存的老树,用斜坡道将中心楼群嵌入其中,形成一个主体,其中能容纳五六百人的礼堂将会是主体探出的头,会是中心建筑的亮点。然而,后来业主要求把礼堂缩小成一两百人的空间,等同把头砍掉,成了莫玮玮心头的一大憾事。

NLB正把莫玮玮捐献的纸本收藏数码化、撰写图解、编入目录后,公众日后上NLB统一搜索系统OneSearch就能轻易搜寻到。杨加玲说:“接下来五年还会有更多的建筑展览与活动走入民间,希望激发更多业界人士看展后也有意识地保存、记录他们的设计资料。图书馆的职责就是保管这些史料遗产。世事多变,但图书馆不能变,馆藏不能变,要为国人坚守我们珍贵的记忆。”

莫玮玮说,此次展出的不单是设计图稿:“人们从收藏看到的是大环境、大时代。这些图稿、史料不只见证,也提供了历史的细节,供人研究,丰富我们对建设环境的认识和研究。”他感慨道:“今年国大建筑系报名率减少一半。人们似乎认为建筑业工作时间长而辛苦,执业环境不吸引人。建筑业在新加坡会否没落?我希望这些史料能让人看到建筑业当中也有着创造的欢乐,吸引那些有建筑设计天分与兴趣的人进入这行。”

展览分成“折射”(Refract)、“反思”(Reflect)与”反应”(Respond)主题,在市区重建局大厅三大区位展出,如此规模的建筑展览可谓空前绝后。500张图稿将每个建筑项目各个环节、细节和改动记录、定格。透过它们,研究者能还原一栋栋建筑从设计到落成之起承转合。维多利亚剧院与音乐厅图稿旁有张被拆解开来的座椅,莫玮玮指出,这向公众展示他与团队是如何保留拆除掉的旧座椅,将各个组件融入翻新古迹内的墙壁、栏杆等。国家博物馆新扩充部分独具匠心的建材与结构——不管是横跨三楼,黑灰相间的水刷石落地墙,还是底层剧院里的两大面红砖墙——也巨细靡遗地记录在选材列单与承包商建筑图里,几片水刷石墙片的样品也在现场展出。莫玮玮说:“国家博物馆的水刷石落地墙是一片片掺合碎石、黑粉彩的石灰砌出来的。片片采用不同磨法,有的磨成半亮,有的磨平但暗哑,有的用水冲洗造成粗糙感。这用料花了我很多心思,看似平平无奇,但明眼人会看出并不简单。”

由莫玮玮捐赠的设计图稿与文物打头阵,《绘》展吸引公众探索“新加坡建筑典藏”有关我国环境建设的史料。(关俊威摄)
莫玮玮希望公众看了他捐献的建筑图稿,能感受建筑创意的欢愉。(关俊威摄)

展出规模空前绝后

维多利亚剧院音乐厅图稿旁展示莫玮玮与团队是如何保留拆除掉的旧座椅,将各个组件融入翻新古迹内的墙壁、栏杆等。(关俊威摄)
国大教育资源中心设计根据高低起伏的地形所建。(关俊威摄)

杨加玲透露,NLB还有其他建筑师和事务所捐出的史料,但莫玮玮的捐献是当中数量最大,也是目前最全面和完整的。以他的捐献办展打头阵,等于为NLB典藏和修复团队开办一个学习如何处理各式建筑设计图档的速成班。除了研究该如何保存纸本史料,如摊平防皱防折防腐蚀等;还有如何分高低清格式拷贝存档CAD电脑施工图——高清原汁原味保存图档;低清方便公众浏览——并确保软件不断更新之后,后代如何还能读取档案。杨加玲说:“很感激跟莫玮玮经历这一轮后,我们有了实际经验,能说服其他建筑师也安心地把他们的史料捐给我们替他们保存。玮玮不只是把一堆纸交给我们就算了,他还巨细靡遗地为我们提供每张图的背景细节,这些史料的背景与所含的思维才是我们看重的。”

莫玮玮说,在城市规划与建筑密度衡量的条框下,如何巧妙创新地设计出美观又宜居的建筑环境,成了建筑师彰显功力的考题。这次展览也透过他不同阶段的设计,揭示他是如何与市建局自1990年代推出后,不断演变、改进的总楼面面积(简称GFA)衡量准则“共舞”,建出不同面貌的私人公寓项目。建于1999年的Paterson Edge,那时阳台也算入建筑GFA,发展商自然舍弃浪费空间的阳台,选择能卖钱的封闭空间,于是这整栋建筑外层变成了一面紧绷的玻璃帘幕。莫玮玮说:“这是透过设计对应一个坏条规,因为建筑凸出物不受欢迎。

“后来人们提议:建筑没阳台怎算是热带家居?于是市建局腾出10%,不算进GFA里,让发展商建造阳台。有了阳台,我们的公寓建筑设计更富层次,更为生动。这时他们又发现有发展商钻漏洞,把天台当成屋顶花园售卖,于是又确保天台必须让居民共享,收紧条例,控制建商从中牟利。我在设计Highline Residences时发现天台无法算入GFA,于是便把它变成一条200米长的公共设施,成了建筑的特色,还给了建商取名的灵感。”

“不夜天”项目请来一些本地著名画家画示意图。这项目虽未落形态留存。(杨胤繁摄)

横跨40年的图稿见证了一位建筑师的成长,人们从收藏中也一窥大环境、大时代的历史细节。新加坡建筑名家莫玮玮捐赠出多年的建筑史料,目前在市建局展出。一张张图稿记录了建筑项目的各个环节、细节和改动,通过这些珍贵文物,我国一栋栋经典建筑从设计到落成的起承转合,仿佛一一还原,跃然纸上。

建筑设计是没有偶然的。左边图稿显示莫玮玮团队如何将旧座椅组件排列,嵌入剧院内的栏杆、扶手。(关俊威摄)

目前在市区重建局中心展出的《绘测念——重探林少伟与W建筑事务所的设计之路》(To Draw an Idea: Retracing the Designs of William Lim Associates - W Architects)建筑史料典藏展为2023年正式设立,由国家图书馆管理局(简称NLB)、市区重建局(简称市建局)和国家文物局三方掌管的“新加坡建筑典藏”(Singapore Architecture Collection)掀开序幕,揭示典藏本土建筑史料对留存代代国人对这片土地建筑的集体回忆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500张由新加坡建筑名家莫玮玮捐赠予国家的建筑图、示意图、建材图表与建筑模型,首次公开展示,让公众一窥维多利亚剧院与音乐厅、国家博物馆、李光前自然历史博物馆等经典建筑是如何从纸面跃然成型;同时勾勒出这位新加坡建筑师在40余年内是如何在自己的土壤上摸索、创建出自己的风格。

横跨40年的图稿见证了一位建筑师的成长。现场也展示了莫玮玮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毕业作。80年代,拆楼浪潮袭卷狮城,建筑保留的声音很微弱,莫玮玮大胆地构想用回廊、凉亭将牛车水后巷与前屋围成一个个中式庭院,把文化气息引回老区。当时在国大讲课,同时也热衷建筑保留的林少伟见了赏识有加,力聘莫玮玮,并将这概念移植到他与作家医生好友吴宝星独立发起,保留翻新驳船码头的“不夜天”项目。建筑图稿中也有艺术画作,宛如石中小金子,闪闪发光。“不夜天”项目当年请来不少画家操刀示意图——陈长豪(Chan Chang How)绘水墨鸟瞰图;吴承惠(Gog Sing Hooi) 画以“不夜天”为背景的新加坡河景;王金成(Ong Kim Seng)则绘“不夜天”各隅小景。小时曾与陈文希习画的莫玮玮,在他的牛车水毕业作示意图画出鲜活的众生相,不愧对师傅。这展区另一彩蛋是画家陈瑞献当年以建筑老祖宗“有巢氏”的典故为林少伟事务所设计商标,留下珍贵的设计笔记。

建筑模型由市建局收藏,占大部分的纸本和影音建筑史料则由NLB及其属下的新加坡国家档案馆保管。NLB处长杨加玲透露他们并非漫无目的地收藏。掌管典藏的三方成立了顾问小组来拟定典藏的主题和策略,首要任务是收藏新加坡独立后,建国时期建筑与建筑师,以及现代主义和当代建筑设计的史料;其次才收藏本地建筑事务所在海外的项目。定下策略方针后,一组由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系荣誉院士王运起博士领导的技术团队则鉴定什么值得收藏保存。林少伟2023年过世,像他这样的一代代建国建筑师也垂垂老矣,杨加玲说,建筑师的口述历史,以及深入了解他们建筑图后的史料也就更迫切了。

展出由模型、图稿、文物组成,有些复制图稿还能让公众翻阅浏览。(关俊威摄)

林少伟在八九十年代热衷后现代主义,受雇于林,莫玮玮自然得为他执行后现代主义的设计。但莫同时也靠着自己摸索,走出后现代主义,进入线条、体量、建材更轻盈的简约主义阶段。这时,莫玮玮的一名客户,从香港移居新加坡的室内设计师爱丽丝(Alice Lem)成了他的带路人:“爱丽丝是香港电影人麦当雄的姐姐,她本身是位很杰出的设计师。她找我设计房子,室内设计自个操刀,整个房间从床架到浴室只使用大理石一种建材。我的设计虽仍保留后现代的分裂式格局——这能引人阳光,促进空气流通,最适合热带建筑不过了——但我被她的思维带着走,从不同阶段的设计图可见我是如何挣脱兜兜转转的后现代主义线条,趋向越来越笔直精简的线条。这项目让我找到自己的风格。”

大约五年前,莫玮玮写完他的个人建筑作品集后,环顾住家,看到这么多的图稿,心想:必须替它们好好找一个家,于是2019年有捐献它们的想法:“NLB那时的处长陈慧心是我老友,我知道国家开始收集建国时期建筑师和建筑的史料,便联络上她,开始在周末和一有空时自己整理装箱,我拥有超过30年的企业记忆,也只有我能做这工程,不能假手他人。最后分五六批捐献给NLB,共计几千张。我不计较什么回报,只要这些东西有个家我就放心了。”

纸本、数码与影音史料交由国家图书馆管理局保存,而模型等实物藏品则将由市建局保管。(关俊威摄)
从这张为Alice Lem设计的图稿可见,莫玮玮最终成功摆脱后现代主义的包袱,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简风格。(杨胤繁摄)
国大教育资源中心的建筑设计图,展现出线条纯粹的美感。(关俊威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