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医生指示服用药物,按时定期复诊。

★新保集团推出名为“Stroke Buddy”的网上资源,可通过“Health Buddy”手机应用浏览。当中包括有助中风康复者的信息及工具,如血压记录仪、中风后检查表与管理病情的建议,以及药物提醒等功能设定。中风康复者也可利用此应用,随时在家中观看运动视频并锻炼身体。此外,为中风者提供的社区资源如交通补贴、轮椅等设备的辅助基金,皆可通过应用了解详情。

两名受访医生分享,中风主要可分为三大类,最常见的类别是缺血性(ischaemic)中风。当通向大脑的动脉中富含氧量的血液供应受阻,便会引发缺血性中风,治疗主要包括使用药物溶解引起堵塞的血块,或以手术等方式清除脑部血块。

此外,中风的导因不同,复发风险取决于中风患者之后是否改变生活方式,并定期服用药物。要强调的是,高达80%的中风情况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或管理可控制的风险因素来降低发病率。这包括:

张苗懿的丈夫丁宁(40岁)说,母亲在他念书时曾发生轻微中风,所以他有一定的警觉性。当他看到妻子申诉持续头痛后又出现呕吐现象,右侧手臂无法举起,身体麻痹,说话开始不清晰,即刻拨电召救护车。

要提醒的是,每个中风病人的情况不尽相同,出现的症状取决于大脑受损的部位。两名医生都呼吁,若察觉任何一项疑似中风的症状,应马上拨打995送院,因为每一分钟都是降低中风危害的关键。

★新加坡防止中风协会(Singapore National Stroke Association,简称SNSA)属志愿福利组织,为中风康复者及看护者提供援助。SNSA因为疫情调整了旗下服务与活动,如让志愿者通过语音和视频通话为中风康复者提供援助。协会一年一度的社区快步走与25周年庆晚宴,也改以线上方式举行。

【S】peech Difficulty(说话困难)

姚医生也说,中风后遵循医嘱服药尤其重要,因为医生会根据中风康复者的潜在病因来配制与调整药物。例如,因为心房颤动而发生中风的患者,会服用抗凝药物以进一步降低中风风险,新型抗凝剂除了有较低的出血并发症风险,同时为防止心血管疾病突发情况提供保护作用。

【F】ace Drooping(脸部下垂)

高级临床专科护士黄伟美说,看护者在照顾中风康复者的同时,也要照顾自己的健康,对看护者的身体和心理都是一项挑战。看护者在照护过程中,应确保自己掌握充足资源,可适时获取支持与援助是十分重要的。

谭慧莲医生补充,治疗中风的方式取决于几个因素,包括首次出现症状的时间,中风的类型如属于缺血性或出血性中风,其大小和位置,以及患者是否同时有其他健康状况或正在服用某些药物。

●心律不齐,如出现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或有某些心脏和血液状况。

张苗懿通过医院病友认识了中风援助站并参与旗下的复健活动,亦从中获得协助,包括申请经济支援。丁宁说,无论是中风康复者或看护人,都可积极通过各个协会与志愿福利组织寻找资源。“或许官方机构日后可考虑协助住在同一区的病友建立通信群组,让他们相互鼓励之余,也能分享有助中风康复者的各类援助。”

育有一对子女的张苗懿坦言,那阵子她因为忙着准备复工,熬夜而睡眠不足。当天,她与孩子去户外运动,回家后便忙于家务事,可能忽略了休息,但发生中风却是她始料未及的。她说:“我想借自己的经历,提醒年轻一代就算健康良好也要多注意,不要为了事业过度劳累,生活习惯包括睡眠充足都很重要。”

●调整生活方式,如不吸烟,限制酒精摄取量,以及维持健康体重。

一般上,导致中风的风险因素可分为两类,即可控制因素与不可控因素。两名医生说明,像年龄、性别、基因等是导致中风风险提高的不可控制先天因素。55岁以后中风的风险大约每10年增加一倍;尽管男性中风的风险比女性高,但女性在绝经后,中风风险也会提高。

此外,黄伟美鼓励公众关注本地中风服务改善小组(SSI)的官方面簿和IG(@StopStroke),提高整个社区群体对中风的认识,学习如何处理紧急中风状况。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不积极运动,饮食不健康,肥胖和过量饮酒。这些不良习惯都会增加患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心脏病,以及提高中风的风险。

●曾发生中风、小中风或有心脏病发的病史。

★Strokehub是由本地中风服务改善小组(SSI)与本地公共医院联合创办的全国中风资讯网,提供以本地四大语文编写的中风资源,包括如何预防中风,辨识中风,中风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中风后的常见问题,包括记忆障碍等。网站也为中风康复者与看护者提供各类支援服务,以及相关联系电话,如经济援助、康复资源或社会支持等。(网站:healthhub.sg/strokehub

张苗懿(39岁)在2019年突然发生脑干出血。她说:“中风前完全无前兆,我的身体一向健康良好,没有任何家族病史或慢性疾病,只是中风当晚忽然有剧烈头痛,吃了止痛药后也不见效,才把情况告诉下班回家的丈夫。”

其三是俗称小中风的暂时性脑缺血发作。它与一般中风的症状相似,但脑部供血不足是暂时性的,症状在发生后会恢复正常,因此可能导致没有及时被诊断出来。要注意的是,即使小中风症状似乎正在缓解,仍须当作医疗紧急情况处理,不应忽视求医。因为这通常是中风发作前的早期预警信号。

●同时患有其他未受到妥善管理的慢性疾病,如属于最常见中风因素的高血压、高胆固醇,以及不受控制的糖尿病。

10月29日是世界中风日,今年全国中风意识宣导活动的标语是“关键之时,刻不容缓”,强调懂得辨识中风征兆,以及争取急救黄金时间的重要性。受访医生强调,越早发现中风,越可以改善病人的治疗结果与恢复情况,并分享辨识中风症状的F.A.S.T口诀。中风患者及看护者又可以到哪里寻求援助?

【T】ime to call 995(是时候呼叫995)

两名受访医生皆提到辨识中风症状的F.A.S.T口诀:

年轻妈妈:无预警中风或太劳累所致

张苗懿当时中风的情况并不乐观,幸好丈夫及时察觉,将她送院治疗。然而,中风造成她频频出现头痛症状,也影响她的行动力与语言沟通,出院后需要长时间做复健来改善。她说:“康复之路,耐心很重要,每日的运动锻炼不能松懈,同时要学习走出家门,不要封闭自己。”

SNSA也提供线上教育讲座,以及由志愿者主办的小组运动课程。同时,协会有专为不同中风群体而设的项目,像为50岁以下的中风康复者建立年轻中风支持小组,以及专为面对言语困难的中风康复者设立“Move with words”活动等等。(网站:snsa.org.sg

【A】rm Weakness(手臂虚弱)

每一分钟对治疗都是关键

管理可控制风险 降低中风发病率

国立脑神经医学院护理部副主任与高级临床专科护士黄伟美说,中风康复者身边的看护人尤其要留意上述中风症状,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协助他们维持健康作息,以及确保他们遵循医嘱服药与定期复诊等。

●有效控制“三高”问题,即:高血压、高胆固醇,以及高血糖。

抢救中风病人,时间是关键。10月29日是世界中风日,我国卫生部支持的中风服务改善小组(Stroke Services Improvement,简称SSI)今年推广的全国中风意识宣导活动,以“关键之时,刻不容缓”(Timing is Everything)为标语,强调懂得辨识中风征兆,以及争取急救黄金时间的重要性。

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神经内科高级顾问医生姚亮立也举例说明:“在中风发作后的三小时内给予溶栓药物,每10名患者中会有一人获得良好结果。然而,如果在中风发作后的四个半至六小时内才给予相同药物,则每50名患者中只有一人获得良好结果。由此可见,时间对于治疗紧急中风情况极为重要。”

中风患者每延迟一分钟获得治疗,估计会有1200万个脑细胞死亡。国立脑神经医学院脑神经内科顾问医生谭慧莲解释,之所以说时间是治疗关键,正是因为越早发现中风,越可以改善病人的治疗结果与恢复情况。

短暂小中风症状 不应忽略求医

★中风援助站(Stroke Support Station,简称S3)是支持中风康复者的本地慈善团体。S3今年的活动着重于护理和家庭照顾,协助中风者的康复过程。S3近期也转以线上Zoom的形式,为中风康复者和看护者提供“重新学习与享受积极生活”(Re-Learn and Enjoy Active Living,简称R.E.A.L)的健康项目,并通过体能锻炼与音乐治疗等互动课程,鼓励中风康复者积极参与,协助他们促进整体健康与认知能力。(网站:s3.org.sg

姚亮立医生补充:“若从新加坡中风注册局的资料来看,本地年轻患者与某些族群的中风发病率似乎有增加趋势。虽然这当中的原因可能有好几个,但可以改变与控制的风险因素,如吸烟,以及患有糖尿病在这些群体中越来越普遍。”

●吸烟。

●健康饮食与规律运动。

掌握中风相关资源 了解各类援助管道

黄伟美列出中风康复者与看护者应熟悉的组织及可善用的资源:

可控制的风险因素是人们可积极采取预防措施的部分,并可包括以下几点:

幸好丈夫丁宁(左)警觉性高,及时将中风的张苗懿(右)送院救治。(龙国雄摄)

其二是由于脑部动脉出血或破裂造成的出血性(hemorrhagic)中风。这类患者的治疗重点是控制大脑中的出血情况,降低血压及减缓出血。

攸关生命的中风情况随时可能发生,任何年龄层都应该警惕。受访医生提到俗称“小中风”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aemic Attacks,简称TIA),这现象也许会在几分钟内消散,却可能是中风的前兆。掌握应对中风的正确方法,以及在生活中采取防范措施,有助将危害减至最低。

★FAST Heroes是世界中风组织的一项获奖教育计划,旨在帮助孩童了解中风,并与他们的祖父母分享相关知识,提高他们对中风症状和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的意识。(本地网页:sg-en.fasthero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