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是,三个主题展的场域设计都跟学校有关。陈俊达说,他小时候住在武吉士一带,小学母校圣安东尼学校位于维多利亚街,就在现在密驼路国家设计中心的隔邻,这次在设计中心办展挑起他重回校园的童心。王可欣笑说,他们受林抒翩的永续“学校”和陈俊达的“万能游乐场”启发,于是把原有的设计也改成操场,让参观者带着学童的初心去发掘创新设计在这三大领域所能扮演的角色,让现在和未来的世界得以永续发展,变得更有包容心。
三组人各司“创新”、“包容”与“永续发展”三大主题,贯彻今年设计周主题“透过设计优化世界”(Better by Design)。在国家设计中心举办的“创新”主题展“万能游乐场”(Playground of Possibilities),由2007年总统设计奖年度设计师陈俊达所创办的Black Design工作室呈献。在实利基艺术中心(Selegie Arts Centre)举行的“永续发展”主题展“明日学校”(School of Tomorrow),则由2013年总统设计奖年度设计师林抒翩的Kinetic设计工作室操刀。
“万能游乐场”也呈现在数码时代两种不同的“悦读”可能性。在数码时代成长的孩童不接触平板电脑是不可能的事,本地一家数码童书出版社Matterkids研发了一款电子书软件,帮父母把孩童的“被动屏幕时间”(passive screen time)转化为“妙趣的主动学习”(active learning)。孩子可用实体或软件上的虚拟放大镜,在本地插画师绘制的可爱图案世界里游走,放大镜所经过之处会变色,跳出窗口,转为动画等,让孩子边“走”边学习ABC字母、人体构造、海洋生物世界、新加坡店屋老区里妙趣横生的世界等。
这“游乐场”让各年龄层的访客透过“玩乐”形式,体验12件用创新思维解决的当下和未来关于保健、能源、环境、老龄化、客工福利等挑战的设计概念或个案,帮助不同族群过好日子。Black Design工作室创办人陈俊达列举,此次展出的“陶瓷电路”(Ceramic Circuits)透过一种铁质的“墨汁”植入陶瓷器或台面,为器皿和瓷面“通电”,“器皿能导电加热食物或制造音乐、音响,陶瓷台面也可变成一件电器,用来煮食烧水,甚至能弹奏、播放音乐等。访客可在现场试玩这个为传统陶瓷所赋予的新科技功能发明。”
访客在观看目前客工宿舍的室内模型后,可爬高透过一个窥视孔“窥看”本地Farm设计事务所重新设计,更人性化与舒适的客工宿舍。由Immortal工作室设计,帮助失智者寻路的标识牌缩小体积,摆设在展场,让参观者宛如置身小人国,更好地领略简明的图文路标对老龄化社会有多重要。
陈俊达指出:“人们一直说印刷业将亡,其实不然。譬如本地设计师Darius Ou用3D打印机打印出的书本SLIC3D就增加了阅读实体书的互动性,把一本书提升为充满质感、独一无二的艺术品,给予印刷品新的价值。”
Kinetic创意总监林抒翩率领团队,将三层楼高的实利基艺术中心变成一栋学习永续知识的“明日学校”,将包罗万象的环保知识分类成不同学科与主题课室。林抒翩说:“普罗大众或许会觉得这课题很枯燥,于是我们采用一个引人入胜的方式来包装85个来自海内外的成功环保个案,每个课题都会用一个创意概念来呈现,并提供辅助阅读资料,就像重回到学堂,让大众更容易吸收和消化这些资讯。关注永续发展就是关心人类的未来。人类其实救不了地球,有一天人不在了,地球还是在,我们要救的其实是自己。”
- 拉萨尔艺术学院城市广场,1 McNally St S187940
- 即日至10月1日
- 开放时间:上午9时至晚上9时
- 国家设计中心一楼中央天井,111 Middle Rd S188969
- 即日至2024年1月1日
- 开放时间:上午9时至晚上9时
具包容性的互动装置
“明日学校”由生物、化学、物理、数学、社会科学、地理、家政、美术、体育课室与食堂组成。参观者能在数学课室学习怎么根据自己的生活选择与习惯,计算出自己的碳足迹。化学课室用大家熟悉的元素周期表(periodic table)列出各种循环自废料如宝特瓶、饮料盒等的新颖材料。爱吃虾面的国人或许会大吃一惊,原来他们舍弃的虾壳能用来制成代塑料和代皮革!家政课室则展示当下的服装业,使用环保面料如取自蘑菇菌丝体的人造皮革,黄梨纤维制成的靴子等。体育课室展示用仙人掌纤维制造的拳击手套、篮球等。美术课室则展示本地团队Wild Dot如何用本地植物如波斯菊、蝶豆花等制成漂亮的天然、环保颜料。
建筑师夫妻档王可欣和乔舒华·可马洛夫(Joshua Comaroff)组成的Lekker建筑设计事务所,则负责在拉萨尔艺术学院城市广场(City Court)的“包容”主题设计展“我们的操场”(FI&LD)。Lekker与设计师韦玉瀚为连氏基金会耗时三年制作的失智者看护指南《骇客看护》(Hack Care),也荣获2023年总统设计奖。
@我们的操场
@明日学校
中国设计师王勃为盲人设计烹饪器具,如有凹槽的砧板让盲人能放置切好的食材,砧板下的缝隙能放刀,避免他们伤到手;有小孔的量杯,方便他们测量水量等。可马洛夫说:“我们不能把包容性设计为做慈善,它们其实能给不同人带来极大的便利。我们老了也会面临视觉、听力受损和肢体上的诸多不便,如果我们从现在开始就将无障碍的包容性设计融入日常,就等于为将来预备了一个更仁慈的未来。”
现场的亮眼展品包括:来自拉萨尔艺术学院,一件鸟笼结合高脚椅,将鸟语融入社区家具的毕业作品“The Kinship Chair”;由葡萄牙平面设计教授Miguel Neiva研发,帮助色盲者辨认颜色的ColorADD标色系统;美国犹他州聋盲学校让视障和听障学生体验各种形式的拥抱的巨型软垫家具“抱穴”(Cave of Hugs);美国建筑师Rion Philbin(No So Studio事务所创办人)为视障客户设计的立体触感平面图等。
- 实利基艺术中心,30 Selegie Rd S188351
- 即日至10月1日
- 开放时间:中午12时至晚上8时
陈俊达说:“采用游乐场作为展览设计,要表达的就是无畏的转念思维。与其将当下和未来的种种挑战视为障碍,不如消除畏惧,透过设计创新帮助我们转念,把挑战转为蜕变的各种可能性,优化事情、物件,还有我们的生活。”
@万能游乐场
Lekker建筑设计事务所联合创办人王可欣说:“操场是一个让很多人聚集从事运动和玩游戏的地方,因此这空间也会突显出不同人的肢体能力。我们以此为跳板,展示30多件来自世界各地,为不同身心障碍人士所设计的产品。展览要表达的宗旨是:若世界是个大操场,这‘操场’是属于普罗大众的,我们不能假设所有人都有着相同的经历,要正视世人有不同的能力、限制和障碍。有些障碍肉眼看得见,有些是看不见的,有些则在人生不同阶段才会出现。”
Lekker另一创办人乔舒华·可马洛夫说,他已故的幼儿园老师Vivian Paley是一位推广包容性多元互动的先驱,“她的名言是,当有孩子基于什么原因而不能跟大伙儿一起玩时,我们就得改变游戏规则。这深深影响了我——我们要改变的不是人,而是游戏玩法,而设计能帮我们达到这个目标。”Lekker也设计了一款“Play-Play!”手机软件,提供一些不用通过视觉、语音或手脚等也能玩的游戏。这是个欢迎公众贡献资源的软件,目前已从各方收集到七八十种包容性游戏。
这三大展场也让勿拉士峇沙(Bras Basah)区形成一个设计三角区,沿路的拉萨尔艺术学院、南洋艺术学院、史丹福艺术中心、国家图书馆戏剧中心和来福士城都有设计展与设计相关活动。SDW在9月22日首度举办夜间版“周五深夜@勿拉士峇沙”,公众从晚上7时到11时能参观设计三角区的所有活动,只此一夜!
民以食为天的国人应该会对食堂所展示的永续发展食品感兴趣。林抒翩说:“公众能在这里获得关于永续发展饮食消费的信息。牛群消化过程中排放出的废气会污染环境,访客来到这个‘食堂’能看到近年越来越多可取代牛肉,更永续性的蛋白质来源。譬如蟋蟀就是高蛋白质的食材,近年有人把蟋蟀磨成粉融入面粉、健康零食和巧克力等。另外还有螺旋藻(Spirulina algae),这是一种粉状超级食品,能在家里养殖,易于消化,只要一勺就能提供极高的营养,是备受瞩目的未来营养食材。”可惜的是,不能在食堂里试吃。
2023年新加坡设计周(简称SDW)星期四(9月21日)正式开幕,举行至10月1日。恰逢主办单位新加坡设计理事会20周年庆,今年SDW重磅出击,委约三组举足轻重的本地设计公司策划与设计三个免费开放的大型主题展。
延伸阅读
现场有五个特别设计的互动装置,如夸大人的表情,帮助无法表达或“阅读”情绪的人所使用的软件“daEmo”。视觉艺术家何秀玲(Jo Ho)与音乐创作人郭斯杰(Louis Quek)设计了一系列虚拟现实的影像投影,让容易紧张的人在纷纷扰扰的城市戴上头罩式视听机,能看到AI生成的森林与聆听祥和的音乐,安抚情绪。
回到创意启蒙的地方,到校园体验“创新”、“包容”与“永续发展”的必要与可贵之处。新加坡设计周邀得三组本地设计公司策划与设计三个大型主题展,场域设计都跟学校有关,设计师希望人们能通过学习与玩乐,优化我们生活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