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跑路艺术小组SG带入国际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发起的“潮100+1”百潮海报设计展,在南洋普宁会馆展出。策展人蔡柏轩是潮州人,从小对潮州文化很感兴趣,还专程成立艺术小组,挖掘与潮州文化相关的元素。

设计师刘君涛的线条创意汇“潮州”。(主办方提供)

在传统元素之外,“潮”字亦可作潮流。浪潮、潮人、潮味、潮玩等是新时代人们对于潮的第一解读。《潮人潮乐》的设计由乐队的数名演奏者构成“潮”字,以西洋爵士乐为主,当演奏者的姿态、动作与乐器轮廓汇聚在一起,合奏出爵士厅里的“潮”味。《潮人精神》则通过黑色吊环的小工艺品,拼出“潮”字轮廓。

玉石雕出的“潮”字。(主办方提供)
靳埭强书写的《潮》,以书法融合山水画。(主办方提供)

作为巴基斯坦和马来后裔,本地设计者罗斯里(Fatih Rosli)通过字体设计表达无法充分了解祖辈所使用的文字的失落。尽管祖籍是巴基斯坦,他却无法用乌尔都语(Urdu)与祖母交谈。同样的,当收到马来曾祖父用爪哇语写的信,他须要反复阅读,借助谷歌翻译才能理解。

潮州不仅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也是美食之都。牛肉火锅是潮州饮食的代表之一,牛肉的纹理象征着潮州人对食材精挑细选,对烹饪精益求精的态度,充分体现了潮州美食文化中的细腻与讲究。在《食焯》一图中,乍看之下是一片肥牛,定睛细看,设计者通过牛肉的自然纹理巧妙形成了一个“潮”字,食趣十足。

《无吭声》的灵感源于潮州纸钱,当地村落会将谢神的纸钱香灰送入海中,他们认为海水深处可通天,借纸钱寄托对于神明的敬畏,先人的思念。各地纸钱的设计不同,潮州的传统纸钱图样是先雕刻在木刻板上,然后印出来。每座庙宇会有自己设计的纸钱,字体多是庙主亲手书写,加入传统绘画元素及排版方式,别具特色。

街坊邻里迎老爷风俗,拼出一个“潮”字。(主办方提供)

阿尤希(Ayushi Rajput)在印度德里长大,生长环境中充满了丰富的文化和语言。梵文(Devanagari)和乌尔都文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在不同文字融合时产生了语言的独特性。用两种文字书写的 “Somewhere in Between”象征着语言和文化的融合,通过一旁小字号的拉丁文设计,突出殖民前后德里的多元文化与多语言结构。边框设计的灵感来自莫卧儿王朝时期的建筑,代表这座城市的文明由来自印度各地的移民塑造而成。

Death of Typography成员(左起)罗罄、黄嫣和李秋玟,希望建立本地字体设计社群。(受访者提供)

器物的工艺美学

“潮”字书写潮州文化魅力

如果说文字是传递思想的信使,当它遇到字体设计时,仅用一个字的力量,就能编织出一片文化景观。近期两场在本地策展的字体海报设计展,一个以“潮”字为题,折射有关潮州文化的多面解读;另一个通过字体,展现多元文化语境的“巴别塔”,挖掘深邃的亚洲语言宝藏。

用小工艺品拼成的“潮”字。(主办方提供)

多语生态下的文字思考

潮人潮乐协奏曲。(主办方提供)

作为一名穆斯林,罗斯里在阅读阿拉伯语《古兰经》(又译可兰经)时,因为语言障碍无法完全理解深层含义,这也挑战他开始重新学习阿拉伯语。当发现乌尔都语和马来语都可以用阿拉伯语书写时,他通过设计笔触,将乌尔都语和马来语两首歌中的诗句配对在一起,象征自己的心路历程。

“字体热”不只流行于汉字圈,无论任何语系,只要形成文字,在设计视角下都能挖掘出个中深意。

从《海峡时报年刊》中汲取灵感,设计出的DT Strait Sans字体。(受访者提供)

字体作为一种有趣的视觉符号,近年来设计圈对于字体排印(typography)的热情有增无减。字体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改变字形和样貌,然后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目光所及之处。“字体热”通过了解字体的种类和变化,以文字设计为镜思考社会生活,是一种介于文字与设计两种文本之间的研究。借由视觉探索,完成从字体设计到地方美学的文化阅读。

美食与“潮”流

潮州南濒大海,韩江穿城而过,自古以来与水关系密切,潮州之名取潮水往复之州。设计师刘君涛的创作以“潮州”二字的甲骨文形态为基础,用线条创意融合海浪翻涌、潮起潮落的动态意象。“州”则保留三条河流环绕水中陆地的形态,赋予流动、灵活形态,仿佛水在州间自由穿梭。以潮水的形态为设计语言,展现汉字之美。

一款名为Getai Grotesk的字体设计,灵感源自本地歌台特有的汉字字体。设计者的姐姐是一名歌台艺人,常跑歌台的他,注意到歌台字体的独特性,从汉字中提炼出装饰字体的精髓,笔画的粗细、弯曲度,跟着做出相应的英文字体。这款风格独特的字体,在过去两届新加坡设计周被选做主题字体,出现在宣传物料上。

潮州传统纸钱文化“烧”出“潮”字。(主办方提供)

当玉石的温润质感与潮汕文化的深厚底蕴融合,以玉石的自然纹理,与“潮”的字形结构形成和谐的视觉美感,每一笔精心雕琢,带出宁静与力量并存的感受,唤起人们对于传统工艺的重新审视。

在不久前落幕的新加坡设计周上,本地字体设计团体Death of Typography(简称DT)与日本森泽字体(Morisawa)合作,举办展览“字体设计缪斯:超越语言界限”(Typography as Muse: Beyond the Boundaries of Language)。森泽是一家致力于展现日本传统文字美感的机构,对字体字型的创造可以追溯到1924年。时至今日,该机构也举办森泽字体设计竞赛,包罗日文组、西文组、中文组及韩文组等,将触角涉及不同语言背景下的字体设计风格。

DT设计的另一款字体Straits Sans,灵感来自于新加坡出版物《海峡时报年刊》(Straits Times Annual)。翻阅早期刊物,1930年代带有装饰艺术(Art Deco)元素的字体正流行,常出现在当时的印刷品中。设计者从中拿取字形,保留缩写大写字母,加入自己的诠释,做出更为现代化的表达。这款字体成为了带有新加坡故事的字体表达,在网路流传使用。

另有设计者将目光聚焦在潮州工艺上,无论金漆画、瓷器还是玉器,都能成为玩味字体的灵感来源。《潮人烟火》在潮味浓烈的推光金漆画风格上,用工笔描金,勾勒出古厝老巷口的节日狂欢盛景。《潮瓷·重构》以潮州陶瓷为元素,潮瓷窑火延绵千年,素有“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的美誉。以“潮”字轮廓为视觉主体,将打碎的瓷片混合在现代设计手中,展现一种全新的、符合当下审美的艺术风格。

为培养包容设计社区,此次展览的作品汇聚印度、韩国、日本、台湾等地作品,探讨字体设计如何超越语言界限,成为表达文化与身份的媒介。在亚洲移民大趋势下,处于混合文化的处境中,掌握不同的语言系统将如何影响设计者的自我认知,字体设计能否跳脱其固有的语言意义独立存在?

《做桌》海报则以潮汕地区的经典符号红色八仙桌为核心,巧妙通过桌椅的排列构成“潮”字,体现了该地区独特的“做桌”(办桌)文化。“做桌”不仅仅是聚餐,也承载着诞生礼、成人礼、婚礼、寿宴等重要人生礼俗。不同的宴席有着各自礼仪和程序,展现了潮汕人对待生活与人际关系的重视。

民间信仰的力量

本地Death of Typography与日本森泽字体合办“字体设计缪斯:超越语言界限”展,探索亚洲语言边界。(主办方提供)
Fatih Rosli的设计海报(左)反映对于无法深入了解祖辈使用文字的失落。Ayushi Rajput的字体海报(右)反映了印度德里多语言交错的反思。(主办方提供)

当潮州民俗体现在字体设计中,陈健业为纪录片《四海潮味》创作的海报,融合潮汕地区本土建筑及民俗人文组成一个”潮”字,描绘潮汕特有的节日迎神活动。当地民间是多神崇拜,各村都有自己的神明。每年年初的迎老爷风俗,是当地人祈求神明庇护,为百姓祈福的盛大场面,也生动展现了街坊邻里的生活场景。

你能看到牛肉纹理上的“潮”字吗?(主办方提供)

此次的“潮100+1”以海报设计为媒介,汇聚中港台百名设计师、艺术家,以“潮”字为题材创作,通过民间习俗、器具、工艺、美食等不同面向展现潮州文化精粹,用现代设计语言书写地方文化魅力。

语言与文化研究许多时候是字体设计的基石,此次策展团体DT,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是在本地建立热衷字体设计的社群,以新加坡本土文化为灵感,发掘与创造表现本地特色的字体。三名成员黄嫣、罗罄和李秋玟,原是南洋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和媒体系的学生,在修读字体设计课程时产生了浓厚兴趣,后来在导师的研究基金支持下成立DT。如今三人都已毕业,分别从事设计、广告、行销等工作,平日里借助DT平台持续发掘与鼓励带有本地文化特色的字体设计。通过举办工作坊,一起讨论研究,帮助设计新手进一步打磨成型有潜力的字体,并推广开来。

推光金漆画上,古厝远观是“潮”字。(主办方提供)

文字是一种信息载体,字体设计便是以视觉语言为手段来传达信息。本地近期两场字体海报设计展,一个以“潮”字为题,折射潮州文化的多面解读;另一个探讨字体设计如何超越语言界限表达文化与身份,并展示本地字体设计小组Death of Typography以本土文化为灵感的字体设计。

跑路艺术小组SG发起人蔡柏轩,将“潮100+1”百潮海报设计展带来本地。(特约陈来福摄)
歌台中使用的装饰体汉字别具特色,被用来设计出相应的英文字体。(受访者提供)

展览以靳埭强书写的《潮》作为开篇之作。他早期受西方思潮影响,并于上世纪70年代加入“一画会”,师从香港“新水墨运动”代表吕受琨,将古典水墨与现代创意碰撞交融,形成独具一格的视觉表达手法。以书法融合山水画,靳埭强的海报设计以流水为主题,源远流长、源源不绝的清泉遍布大地,象征创新潮流承先启后,川流不息的愿景。

办桌文化组“潮”字。(主办方提供)

以本地特色为灵感造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