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于亚洲文明博物馆展展出的“Glass Column”,是黎铠仪对于彩绘玻璃的探索。她说自己一直对玻璃制品相当着迷,这次作品的3D玻璃柱,是用工坊之前留下的彩色玻璃残片做成。在她的巧手拼接之下,做出色彩鲜明的立体造型,这也是玻璃制造商首次尝试3D作品。
菲扎 作品:Unlikely Fragments
这对互动式陶瓷小饰品盘,釉面是由玻璃废料制成,经过喷砂处理,喷上一层热变色涂料(thermochromic paint)。陶瓷底部隐藏着集成电路,随着内部电脉冲产生的热量增加,颜色会发生微妙的变化。当人手触摸时,体温会从一个陶器传递到另一个陶器。
郑至涵、洪嘉彗 作品:Reciproco
黎铠仪 作品:Glass Column
黃振瑞 作品:Manifold Steel-Wall Piece No. 1
与此同时让工艺借由新形式发展延续,保留手工在设计中的价值。虽然技术可以实现高效生产,但创造设计者始终是设计师,延续编织技艺的依旧是手工艺人。
Para Stool的灵感源自对橡胶生产过程中材料浪费的探索,由巴西橡胶树制成。这种常见植物塑造了新加坡和东南亚一带的历史景观。这款木凳使用同一种树上,两种截然不同的材料——天然橡胶和橡胶木。
▲“Future Impact 2:Homecoming”设计展 日期:至11月17日 时间:上午10时至晚上7时 地点:亚洲文明博物馆一楼Contemporary Gallery
社媒倾向于过度简化现实,在速食传播的背后,现实中的创造往往是费时费力的过程。譬如将一块钢板从最原始的形态,一点点构建结构,打磨转化成具有深度和复杂性的设计品,背后都是时间与精力的投入。与科技结合,在设计过程中融入算法和人工智能,精准设计结构,控制钢材形状,确保剪裁焊接过程的准确度。由薄入深,由简入繁,将一块原材料打造成理想中的造型。
以“技术”和“可持续发展”作为时代关键词,设计师的挑战在于如何整合技术,重新思考并突破当前的生产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影响未来2”的设计之作从糅合传统工艺与3D打印,到简化生产流程,再到探索瓷器间热量传导,体现新加坡独特的前瞻性设计理念和方法。
在黎铠仪看来,无论何种材质,了解背后的生产技术对于设计师来说是探索的关键。技术的发展不只限于数码领域,对她而言,技术是一种“know how”的方式,了解事物运行背后的规则。当设计师与制造商聚在一起携手探索时,通常会为发现新技术、新制作方法提供绝佳途径。
在亚洲文明博物馆举行的设计展“Future Impact 2:Homecoming”(影响未来2:归来),是继2023年第一弹后的再度回归。策展人依旧是全球设计思想领袖和顾问托尼·钱伯斯(Tony Chambers),以及常驻意大利米兰的作家兼策展人玛丽亚·克里斯蒂娜·迪德罗(Maria Cristina Didero)。2024年共有七名新加坡设计师参展,其设计作品早前曾在“米兰设计周”亮相。
定居于荷兰的本地设计师黃振瑞(Zavier Wong),擅长设计室内物品。他偏爱探索那些被视作不完美、无用的材料,从中发掘新的体验方式。他设计了一个别具艺术范儿的置物架,由薄薄的金属板制成。这个墙面作品既可以当画作来欣赏,也可以当架子使用。借由一块被塑型的钢铁,传达设计师在社交媒体时代对创作方式的思考。
作为家具品牌Studio Kallang的设计师,菲扎(Faezah Shaharuddin)设计的“Unlikely Fragments”系列,由几件室内家具摆件组成。践行环保永续理念,每件家具都采用工作室生产过程中切下的木材和金属制成,各具特点又浑然天成,像是放置在神秘古堡里的家具。
一把看似简单的椅子,背后的制作过程却须要投入大量时间、人力、物力,透过组装不同材质的部件才能最终完成。这一复杂的生产过程引起了设计师李大卫(David Lee)的思考,能否找出更加直接、简约的生产方法?将浪费降到最低,在节约人力资源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菲扎与本地科技材料公司Xinterra合作,将其研发的COzTerra技术用在纺织品上,可清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整组用料包括木材、金属、纺织物,在刚与柔、新与旧的材料组合中,用零星碎片拼出一幅整体调性鲜明的家居景观。
“巨石椅”(Monolith)的设计理念,就是为这个问题交出的答卷。设计师利用一整块材料,经激光切割弯曲后,设计出不同的座椅形态。一气呵成的生产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材料的使用,降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劳动力和物料浪费,通过提高材料使用效率优化资源。
天然橡胶广泛应用在现代产品设计中,大家并不陌生,鲜为人知的是,橡胶树通常在种植30年后,就会被烧掉。两人从马来西亚采购未充分利用的橡胶木,结合橡胶一起重新利用做成木凳,展现橡胶木品质。
李大卫 作品:Monolith
来自丹麦哥本哈根的Christian Hammer Juhl与本地设计师曾素惠(Jade Chan)组成设计二人组,希望通过设计打造深度叙事。
台灯采用3D打印的透明骨架结构,周围缠着以手工编织而成的半透明鱼线。以部分手工编织,部分数码打印的方式呈现,为探索数码生产时代,人手与机器工艺的混合比例。如何借助技术提升工艺价值?或许在探索混合形态(hybridisation)的过程中,可以找到平衡点。一方面让城市匠人更容易接触到传统技艺,如篮筐编织,并加快工艺品产出时间。
由陈思进(Gabriel Tan)设计的两盏色彩斑斓的台灯,采用混合编织的方式,结合传统篮筐编织与3D树脂打印技术。灯具的外形灵感来自葫芦和地瓜奇特而美丽的形状,结构则是致敬美籍日裔艺术家野口勇(Isamu Noguchi)明日灯笼(Akari lanterns)的造型。
凳子的造型灵感源于割胶过程中形成的切片,简洁的形态别具美感,以独特方式串联起橡胶和橡胶树之间的故事。
这款实验性设计在探索热感热能的同时,也带出数码时代下,人际交往中出现的情感与物理空间的鸿沟。随着人类的互动模式逐渐向虚拟现实转移,情感和物理上的温度缺失变得更加明显。通过热量传递,这件作品希望弥补人际交往中的缺失,提供思考空间。
艺术家兼设计师洪嘉彗(Genevieve Ang),一直热衷于研究陶土工艺。这件名为“Reciproco”的作品,是她与互动材料实验室Interactive Materials Lab的郑至涵(Clement Zheng)合作呈现。
亚洲文明博物馆举行“影响未来2:归来”设计展,展示七名本地设计师的作品。他们利用现代技术,结合编织、陶艺等传统手艺,或把橡胶木、玻璃碎片等废料,打造成亲环境的作品,为未来的设计方向探路。
陈思进 作品:Good Gourd-Hybrid Basketry Lamps
Christian+Jade 作品:Para Stool
虽说纺织物是黎铠仪(Tiffany Loy)主要的创作媒介,她也积极探索其他材质。在早前“米兰设计周”的展览中,她与意大利工匠合作,制作一款马赛克膜,用小块石材拼接出流体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