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希勒‧杜薇海博的《激进的爱》以美国吹哨人切尔西·曼宁的DNA样本,算法生成出她的两张肖像。(新加坡美术馆提供)

克里斯托弗·库伦朱·托马斯(Christopher Kulendran Thomas)及安妮卡·库尔曼(Annika Kuhlmann)的录像装置《作为人类》(2019/2022)是一场展中展。影片访问可能受邀参加科伦坡艺术双年展的一些来宾(包括名画家、歌星和年轻淡米尔艺术家),其中一部分运用深伪技术的数码合成。通过探讨启蒙时代的人文主义作为全球当代艺术和国际人权法律的共同基础,《作为人类》反思了个人真实性、集体主权,以及当机器可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令人信服地模拟人类的理解和创造性表达时,何谓“人”的本质。录像周围的绘画和雕塑,是输入斯里兰卡当代艺术家数据集后,通过算法生成的。

扎克·布拉斯(Zach Blas)及杰米玛·怀曼(Jemima Wyman)的录像《我是来学习的:))))))》复活了微软公司在2016年制造的聊天机器人Tay,以检视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背后的政治与权力问题。Tay被设定为19岁的美国千禧一代女性,而她学习模仿语言的能力在社媒受到操纵,仅存在一天就被终结了。Tay以三维化身重新复活,讲述拥有身体后带来的各种问题,表达了对女性聊天机器人被剥削的看法。

以前的人类肖像是通过绘画来展现身份,而在社交媒体时代,人们如何运用这些科技和数码工具来展现自我?随着人工智能(AI)侵入日常生活,艺术家如何回应这些新科技,诠释21世纪的肖像画?当我们成为数据,数据又影响了我们,什么才是真实?

新加坡美术馆@丹戎巴葛分销园三楼最新展厅举行开幕展“确认身份:人工智能引起的身份认同与真实性考验”,探讨流行文化与新兴科技之间身份认同、主导权与真实性之间爱恨交织的关系。何谓“人”的本质?

塞西尔另一个录像《心之向往》以一个无所不能的企业家女性化身的HYPER为中心,探索种族、性别、爱情、死亡、特权和人权等千古难题,检视人类与科技之间复杂的关系。美术馆联合委约的《现实与否》(2023)录像,检视了现实如何产生,谁或什么能自行创造现实。作品跟随多个角色和群体,看他们如何通过支配空间、时间和内容来塑造各自的世界。

傅秀璇编程创造出聊天机器人《泡泡》,“怡晴”坚持守护个人隐私权,抗拒那些经常针对女性形象的各种网络骚扰和物化行为,获得新自主权。

另一名以新加坡和柏林为基地的艺术家洪松明的《贾斯汀》(2012)是美术馆新增藏品。洪松明将音乐制作中的采样手法——即把一段录音中的某个元素用在另一段录音中——用于音乐人身上。他用三个月时间学会流行歌手贾斯汀·比伯(Justin Bieber)的签名,最终在一张海报上伪造了这位歌手的签名。签名和明星的“真实性”都取决于观众是否故意不相信。

延伸阅读

《作为人类》装置的绘画和雕塑,是输入斯里兰卡当代艺术家数据集后,通过算法生成的。(新加坡美术馆提供)
扎克·布拉斯及杰米玛·怀曼的录像装置《我是来学习的:))))))》。(新加坡美术馆提供)

叶德晶说,占地500平方米的美术馆新展厅,以实验与创新展览为主,展期至少三个月。美术馆2023年5月通过“开放系统”(Open Systems)启动了其虚拟计划,这是基于浏览器的平台,也以游戏技术和虚拟环境作为社交空间来研究数字文化。美术馆计划2023年11月开设“虚拟展厅”,呈献艺术家回应日愈数字化世界的作品。

人类身份的历史观念

新加坡艺术家傅秀璇在讲解录像《早安,青春躯体》作品中创造的深伪形象。(黄向京摄)

以新加坡和柏林为基地的艺术家傅秀璇,在冠病疫情期间诞生了录像《早安,青春躯体》(2021–2023)。她在想,年轻人在网上接触到大量的人,遭受怎样的对待,并回顾了自身青春期,就在作品中自己出演一名12岁电视演员,创造出称为“怡晴”人物的深伪形象。

我们生活中愈发流行的生物识别数据和技术如何影响肖像形象?芝加哥艺术家希勒‧杜薇海博(Heather Dewey-Hagborg)的三维打印品《激进的爱》(2015),以美国吹哨人切尔西·曼宁(Chelsea Manning)的DNA样本,算法生成出她的两张肖像,中性和女性两种变体。艺术家认为,DNA作为警方越来越多地用于识别潜在嫌疑人的技术,既不能确认生理性别,也不能保证其外在特征。

新加坡美术馆策展和收藏总监叶德晶博士说,这是美术馆在丹戎巴葛分销园三楼最新展厅开幕展“确认身份:人工智能引起的身份认同与真实性考验”讨论的议题。

纽约艺术家威廉·威比(William Wiebe)的一系列图像《莉莉》《扎拉》《艾莉卡》《爱丽西亚》《索詹》《希拉》《拉格达》,是整合从暗网获得的护照与身份证的面部特征,通过护照伪造者常用的面部变形技术,将之改造为脸书前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的照片。

旅居巴黎的比利时-美国艺术家塞西尔·B·埃文斯(Cécile B. Evans)的录像装置《网络链接,或不曾发生》(2014),由一位去世不久的演员PHIL的失败生成图像叙述,观察一群数码人物——生成的鬼魂、一个垃圾邮件机器人,以及一位全息投影中的流行歌星——在追寻永生的定义,试图理解何谓数码个体的“死亡”。

洪松明的《贾斯汀》(2012)伪造歌手贾斯汀·比伯(Justin Bieber)的签名。(新加坡美术馆提供)

展览策展人邓肯·巴斯(Duncan Bass)说:“见证了数字技术与流行文化(包括音乐、电影和在线内容创作)的融合,我们询问自己关于当代技术领域对我们的身份、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影响。展览的核心是人类身份的历史观念,随着时间推移,社会和技术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随着简单的聊天机器人演变为渴望成为艺术家的复杂实体,我们想问什么(如果有的话)造就了人类在创造领域的独一无二。”

展览从星期五(9月22日)起,展至2024年2月25日,上午10时至晚上7时,在新加坡美术馆@丹戎巴葛分销园三楼展馆(39 Keppel Road, #03-07 Tanjong Pagar Distripark S089065)举行。入场免费。开幕周末活动,可上网bit.ly/SAM-ProofOfPersonhood了解。

生物识别技术影响肖像

11月开设“虚拟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