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的科技如人工智能(AI)生成艺术、NFTs(非同质化代币),如何影响到艺术创作?新科技成为艺术家有效的创作工具,但在个人和社会层面引发怎样的困惑?金沙艺术科学博物馆新展“虚实相生之境:AI与艺术的碰撞”(Notes From the Ether : From NFTs to AI),通过20名国内外艺术家的创作探讨这个课题。
金沙艺术科学博物馆新展“虚实相生之境:AI与艺术的碰撞”,通过20名国内外艺术家的创作,探索新兴的科技如人工智能(AI)生成艺术、NFTs(非同质化代币)如何影响艺术创作,在个人和社会层面引发的议题。艺术科学博物馆是新加坡第一个博物馆办展探讨NFTs和AI生成的现象。
探讨与数字技术脆弱关系
纯粹由人工智能生成的艺术品又是怎样的形态?德国艺术家马里奥·克林格曼(Mario Klingemann)的自主艺术项目“Botto”,利用人工智能引擎创作了新艺术作品。引擎由一个定制文本提示生成器组成,作为图像生成的灵感。每周可生成多达8000张图像,通过计算品味模型选出其中350张,再由Botto数千名社群成员投票选出他们最喜欢的作品,反过来告知引擎,让它更能反映社群的偏好。每周根据投票结果,选出一个图像铸成NFT。展览打印出在2021至2022年生成的其中四张风格各异的图像,有一张是生成器最不喜欢的,显示了生成器像人一样,也有自主想法,对自己的一些作品不满意。
滨海湾金沙景点和艺术科学博物馆副总裁霍诺尔·哈格(Honor Harger)指出,艺术科学博物馆是新加坡第一个博物馆办展探讨NFTs和AI生成的现象,新科技改变了我们对艺术的理解,与此同时又引发了围绕所有权、作者权和创意劳动力自动化的复杂问题,值得在社会层面深入思考。
延伸阅读
印度艺术家尼纳德·科思韦德(Ninaad Kothawade)的录像作品《消费》探讨他与数字技术之间的脆弱关系。科思韦德训练了一个定制的文本到图像的AI模型,输入自己的照片,以便机器能辨认出他,生成诸多变化的自画像。约两分钟的动画将1200张生成的艺术家肖像交织一起,循环播放,借此反映使用技术既可以是一种祝福,也可以是一种负担。
其他展品有:加密艺术家(Sarah Meyohas)在2015年推出自己的区块链和代币项目Bitchcoin,让收藏家得以投资她的未来;西蒙·丹尼(Simon Denny)的《NFT挖矿抵消》系列,回应了使用以太坊等加密网络挖矿而产生的环境成本。
随着人类和机器关系愈发交织在一起,展览提出有关我们共同未来的问题。参与策展的独立策展人、2023年IMPART艺术奖策展人优秀奖得主白其薇说:“虽然其中许多作品技术复杂,但都涉及我们熟悉的想法和主题——联系、协作和身份。”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兴起,深伪技术(Deepfake,指基于人工智能的人体图像合成技术的应用)、受欢迎的聊天机器人(Chatbot)的出现,开启了数字身份的各种实验,成为身体自我的另一种延伸。
哈格说,与常规展览费时两年的策展不同,本次展览仅仅费时半年,源自快速响应策展的过程(Rapid-Response Curation),这是博物馆策展的一种新方法,让策展人得以探讨最新趋势、当前主题或社会问题。
展览即日起举行至9月24日,在金沙艺术科学博物馆举行,购票可上网 https://www.marinabaysands.com/museum。
展览有不少互动元素,比如:美国艺术家泰勒·霍布斯(Tyler Hobbs)以代码和算法的互联网生成模型QQL,让访客在电脑荧幕上选出颜色与图案等选项,就能生成几何图案与线条,将之投射到展览墙面上。新加坡媒体艺术家何秀玲和卡皮兰·奈杜(Kapilan Naidu)的《酶1.2》,质疑NFT市场催发的持续性数字交易转移,观者扫描二维码,选择“购买”五件由人工智能生成的NFT艺术品的其中一件,每次艺术品被扫描,都会生成一个像素,随着时间推移而变模糊。观者也可在Tezos区块链上载任何图片,让AI生成艺术铸成NFT作纪念。
美国多媒体艺术家霍莉·赫恩登(Holly Herndon)的“机密系列”展示了由人工智能生成的80张自画像,捕捉生成器所认知的“霍莉·赫恩登”的方方面面,其中三幅自画像展出,有的像一幢房子的脸,有的像哭泣的娃娃头。
策展新方式新趋势
展览从数字艺术的起源——代码和计算机的基本构建模块开始。在1960年代,艺术家已经通过电脑生成艺术。生成艺术指使用通常包含偶然因素的预定系统来创作的艺术品。艺术家针对多次迭代创建一组规则(即一系列颜色、图案)和随机性,然后让系统在这个框架内生成艺术品。
作品《霍莉+》饶是有趣,可说是赫恩登的数字孪生身份,是人工智能驱动的语音工具,让观者在录音棚对着麦克风说话唱歌,都会实时转换成赫恩登的声音。展览策展人林诗怡在媒体导览中说,艺术家将自己的声音免费呈献给公众,以宽容的态度对待人工智能数据的版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