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吓,倒是让我想到两件事来。头一件是现在新加坡的留学生出洋,根本不会有人遇到带不带书的困扰。一来是因为新加坡和美国之间,不存在知识封锁书籍不流通的问题,二来新加坡的留学生,大多洋派得不得了,哪里还会傻傻地搬书?都是一个平板电脑里存些PDF文档就出国了。再说美国常青藤学校的图书馆里,还怕没有你找不到的书和资料?只可惜我是一个被新加坡培养出来的学华文文学的中国人,这个身份本身就是那么的不合时宜,且在当今的社会里更是两方都不讨好,两方都不要。再加上这次是真的要暂时回归母土,所以不是所有的书都能带回去,特别是那些港台版的华文小说。所以我的来去之间,便不如真正新加坡的朋友们那么轻松,就多出一些思考,如同百年前那些要赴美的清华学生,我必须思考,要不要带书回去,带哪些书?再进一层,就是一个更大的疑惑,这六年,我究竟在美国学到什么?
而远方又是什么?
□□
我不知道他们之中有没有人会和我一样,有这般的烦恼。为什么在当今的世界中,留下、离开和回归的选择变得越来越困难,似乎更像百年前的那么难?我很想有人来告诉我,人生究竟还需不需要异域,还需不需要远方?
那些箱中的自己,原来就永永远远地死在海上,死在去往远方的路上。
1923年初,一批清华的学生因为要出洋赴美,胡适和梁启超都先后为他们开几张或短或长的书单,说是“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其实就连梁启超最短的那一份也有大概25种之多。想不到,针对留学生出国到底应不应该带国学书,又应该带上哪些国学书,这两个问题,思想界的领袖们竟然展开一场争论,涉及的人物有吴稚晖、梁实秋、罗家伦、林玉(语)堂、裘匡庐、张彭春和吴宓等等。
当一个人,离开自己的土地,那么那么久,远方,竟然变成了家乡。而家乡却变成带着异域风情的地方。有人说离散终有尽时,可我此刻的尽时却是来时。来时就来时吧,这样的世界,对于我这么一个被新加坡培养起来的学习华语文学的中国人,已经什么都不是了。
我终于决定要收拾行李离开这个我用了六年都无法付出真情的土地。那年莫名其妙地从岛国来到这里,我记得自己把十年的光阴都折进20个纸箱里。如今呢,我看着满屋的书和墙上的画,真不知道要怎样才能把这六年再折进去?人生又能有几个这样的十年和六年呢?
朦胧中,似乎恍然意识到自己遗失了某样十分重要的东西,但并不能清楚地明了,遗失在哪里,又要寻向何处,最让人惶恐的是,你突然明白,就算永永远远地失去这件让你成为你的东西,你竟然也能依然好好地活着。
我不知道,你是否也曾有过同我一样的感觉。浑浑噩噩中,心中猛地滋生出一种巨大的失落。即便是你再如何充实且健康地生活,然而,一旦你的心在这么一个明媚的春日里安静下来,你便突然坠入一种巨大的失落里。
起风了……
说远了,当下我面对着自己将要收拾起来的满墙的“灰色的书目”,心里真不知道又有多少个自己,要死在这回去的路上。我17岁离开中国,16年后竟然要回去了,人生可见是对半。哈佛六年,我遇到很多来自新加坡的学子,他们有的在这里读本科四年,更多的则是拿政府奖学金出来一年两年,再回去为政府服务。
原来一个人,没有一丝感情,也能好好地活一辈子。
赞成不必读这些旧学和国学的人都讲得在理,但支持一定要看这些书的,也说得不错,唯独后者的话读了让我无地自容。好比胡适说:“正因为当代教育家不非难留学生的国学程度,所以留学生也太自菲薄,不肯多读点国学书,所以他们在国外既不能代表中国,回国后也没有多大影响。”
我好好地看了看胡梁开出的书目,不但九成以上,没读过,只怕八成以上,连听都没有听过,羞愧得不得了。面对着自己一墙的小说和学术书籍(大多是西方的玄学和时新的理论),似乎又觉得自己没脸回去。
倘若新加坡的文化界也有那么一天心血来潮要“整理国故”,我想知道会不会有人为每年从A水准毕业后到英美留学的这些青年,开出一张最低限度的“新学”书目?
海啊,将这些书和书中的自己,都一起送回那个早已逝去的远方吧。
又好比梁启超说:“诸君将来在全社会上一定占势力, 是眼看得见的。诸君回国之后对于中国文化有无贡献, 便是诸君功罪的标准……”如果没有国学修养,“饶你学成一位天字第一号形神毕肖的美国学者,只怕于中国文化没有多少影响。若这样便有影响,我们把美国蓝眼睛的大博士抬一百几十位来便够了,又何必诸君呢?”
人,不断地搬家,迁移,你有没有过同样的感觉,每一次都把一些自己装入那些将要远渡重洋的纸箱中,每一次打开后,却不一定能把那些自己取出来?
□□
第二件事可能更有意思,就是新加坡有没有国学?或者说是新(加坡)学?于我,新加坡的存在似乎理所当然就是在外的,在世界里的,所以很难在文化和文学上有国内国外这个显然的分化。但倘若新加坡的文化界也有那么一天心血来潮要“整理国故”,我想知道会不会有人为每年从A水准毕业后到英美留学的这些青年,开出一张最低限度的“新学”书目?把从建国以前,各大族裔文学历史的重要著作统统盘点盘点,摘录一些弄个《南洋百家杂钞》?也不一定要把中国的经学挪移过来,但万万不能少了《马来纪年》和《罗摩衍那》这些巨作的选段,莎士比亚读不读倒无所谓,可鲁迅还是不能少。我在新加坡从中学念到大学,如今想起来,最大的遗憾就是不曾系统的学习过马来和南亚的文学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