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认同和拥抱自己,与自己能力达成和解的电影,我推台湾导演徐汉强的《鬼才之道》。片中王净饰演的鲁蛇“同学”平庸没用一事无成,还滑稽死翘翘,看似比悲哀更悲哀的人生,却让她在学当厉鬼的过程中得到救赎。天生我材必有用,没材又没用呢?就没咯!电影告诉我们,接受自己,是一辈子要学习也是最重要的人生课题。

教师节刚过,同事们一起脑力激荡搜罗记忆,影视中出现过的经典老师,原来还是当年陈莉萍的“哎哟哟”、陈汉玮的“方老师”、《麻辣教师GTO》的反町隆史,还有Robin Williams(罗宾威廉斯)主演的《暴雨骄阳》(Dead Poets Society)和《叛逆天才》(Good Will Hunting)等。

聪明装愚钝为了自保,真的是愚钝也没有不好,人生本来就没有一个既定的进程。条条道路通罗马,去不了罗马?就去武吉知马咯!

身边不少当教师的朋友,有些人离开了,改当无须处理过多行政职务的兼职老师,一些去当较有时间伸缩性的补习老师,有些则完全转换跑道跟教育说掰,分手不见。

教育将出现分岔

愚钝也没有不好

做人更需要教育

近年,以教育为主题的电影有去年得奖的港片《年少日记》,本地导演梁志强的《小孩不笨3》,和中国大陆卖座片《抓娃娃》。《小孩不笨3》重点放在陪读妈妈在狮城的适应之路,教育的反思点到为止;《抓娃娃》通过富人“穷养”孩子的逆向教育,扭曲地带出人们因望子成龙,出现的严重“内卷”(网络用词,英文叫involution,用于形容某个领域发生过度的竞争,导致人们进入互相倾轧而出现无实质意义内耗的状态),可惜电影打安全牌左闪右避,隔靴搔痒没有中命门。

当然,不赞成以自毁来解决不被认同的问题,因为没有人会记得你,连尸骨都不会剩下。世界很大,人生很长,未来教育这块,或该减少知识的传授,多些着眼在学生的心理建设和对他人期待的应对。知识已随手可及,做人更需要教育。

其实,追溯逆向人格教育家,宋朝大文豪苏轼(苏东坡)算是前瞻者。他因才华洋溢锋芒毕露,屡遭迫害官场失意,因此老来又得子取名“遁儿”并送诗《洗儿戏作》一首:“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苏东坡要儿子“愚”,是为儿子设计的一种人生策略,学习的是老子那套“大智若愚”,教导儿子低调,聪明装糊涂,现今用语,就是生存EQ。

还是《年少日记》最让人揪心,电影聚焦资质平庸的小男孩一直无法达到父母的要求,永远拿他与课业才艺更优秀的弟弟比较,导致他陷入严重的自我否定,最后落得轻生的悲剧收场。影片暗黑沉重得让人窒息,却也深刻带出望子成龙的迷思,对追求成功的偏执。

其实,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和AI技术的发达,不久的将来,人们一个键就可知天下事,甚至还能通过AI“创作”,教育这条原本上传下达的知识传承线路,会出现前所未有的分岔。狭义的学校和老师的角色,面临着新挑战,网络信息真假混淆,除了单纯传授知识,老师现在须要教导学生辨别和筛选知识,并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未来的教育,或会朝更广义的方面推演,这不禁让我好奇。

教育是个庞大的议题。其实,谷歌对于“教育”的定义,目前分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即制度化教育;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传播和学习人类文明成果,即各种知识、技能和社会生活经验,以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中还包含待人处事的方方面面,例如家教、礼仪等文明与社会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