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多年,操作系统每几年提升更新,从最初的自行研发到后期上收到香港和深圳,深港两地的系统分析师主要以粤语沟通,碰到以英语为工作用语的新加坡人,大家很自然的以共同语言,也就是本地人称华语,中国人称的普通话来沟通,即便大家说的华语抑或普通话,也有闹笑话的时候。

有一次致电中国某省份的分公司解决工作上碰到的难题,对方说话语速快,乍听像普通话,细听又不像,似乎夹带浓厚当地口音;或许急于解决问题,对方一时忘了我并非在地人,不得已只好打断他:“不好意思,您的普通话可以说得更加普通一点吗?”说完干笑两声试图化解自己的尴尬,笑完秒后悔,唯恐对方误以为我在嘲笑他,待要解释又不知该从何说起,不解释又不是,正兀自懊恼干吗没事找事干笑那两声时,对方再度开口,我听到自己发自内心的欢呼,耶!这才是我熟悉的普通普通话!

有个系统叫MJE,但北京同事都称它为M GO E,纳闷了好久,终于忍不住向其中一人探听,他说:J 就像个钩子啊,所以我们管它叫M钩E。蛤!当下的反应是——这样也可以?如今回想起来,反倒觉得创意十足。

再后来,系统上收到北京,我们在培训时,系统分析师说的“高亮”“缺省”“回车”等词汇都让我们感觉他是丈八金刚,让大家摸不着头脑。起初还以为“高亮”是人名,一问之下,原来是英语highlight的直译;“缺省”是default;“回车”为enter,虽说是普通话,对我们而言却一点也不普通,着实让我们大开“耳”界。

有一次对方在电话会议讨论过程中提及“延后”,这边厢急得冲口而出:“死期要到了,不能延后啊!”原来对方的“延后”是粤语的yin hao,实为“然后”,因为把“然”r发音说成y发音,听起来就变成“延后”;这边厢习惯以英语说deadline,情急之下直译为死期。弄清楚项目不会被延后,担心项目要是延后就死定了的同事知道死不了后放下心头大石,松懈下来后一众参会人员笑得嘻哈绝倒,让原本严肃的会议气氛顿时轻松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