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不仅仅是一部打打杀杀的动作爽片,许多细微末处其实都显现郑保瑞和古天乐的温柔细致,和他们对香港电影的热爱。

尽管梁朝伟凭借《金手指》第六次摘得影帝桂冠,表面看是大赢家,但真正的“无冕之王”,其实是古天乐。

他之前受访曾言,希望能够保持“两条腿走路”:既继续拍有大投资的商业类型片,也坚持棱角,做属于香港,只有香港电影人能做的作品。有了在大陆拍摄制作亿万票房商业巨片的经验,他回归初心重返自己最熟悉的香港,无论在资源调度和格局上,都有了更成熟与纯熟的相结合,既能顾及大中华票房市场,也能满足正港观众和自己的心之所向。

郑保瑞“两条腿走路”

大环境瞬息万变,适者生存,古天乐和郑保瑞的《九龙》让我们看到他们苦心为保住香港电影工业,保住许多影视圈人士饭碗,默默奋进的态度。港人,一向都是擅于变通的生存强者,古天乐和郑保瑞也用他们的方式,为香港电影工业打造新时代下的“城寨”,让城里的影人能在保护伞下,寻求一线生机。

写这篇的时候,《九龙城寨之围城》(以下简称呢《九龙》)香港票房已经破4000万港元(约700万新元),中国大陆票房也刷过4亿6000万人民币(约8600万新元)。

他投资电影眼光格局大也多向撒网,不单只是选择资金庞大的合作巨片,同时也押注在剧本故事高水准具香港本土特色的电影,像港人共鸣的黑色喜剧《死尸死时四十四》、音乐小品《4拍4家族》以及反映社会议题的《白日之下》,《白》在第4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入围最多奖项,虽没全中亦不远矣。

觉得,《九龙》的成功其实有两大功臣:郑保瑞和古天乐。

看完试片时就跟邵氏电影的宣传说,很久没见到香港“合拍巨片”没有“合拍味”,像神功护体神般,躲过严格挑剔恶审查。这部电影肯定会在康城及国际影展受到瞩目,在地及海外港人也会因地理情谊和集体回忆因素买账买票。最难过关也最难取得业内俗称的“龙标”(中国国家电影局公映许可证)也顺利拿下,让描写“三不管”神秘城中城的《九龙》,神奇且吊诡地得到“三方认可”,票房势如破竹。

古天乐像魔术师

为香港电影人打造生机

如果说《九龙》讲的是关于城寨人和港人的生存法则,从另一角度来说,它也是香港电影产业求存的写照。出于对香港电影由衷的热爱,才能做到适时弯腰低头,需要时挺背昂首的务实和醒目。比起只一味批评时政喊口号爱港的一些艺人,古天乐和郑保瑞屈伸自在,聪明狡黠游走体制局限与自由心向,让我看到他们对香港电影工业做出的实质贡献与建树。

2003年两岸开启合拍片大潮之后,香港电影人纷纷北上,香港本土电影持续减产情况窘迫,甚至有几届金像奖出现大部分是合拍片,原汁原味正港电影难觅的尴尬情况,才会出现杜琪峰说的“港片越来越差”的评语。要靠拢大市场取得合作片的资金以确保生存,又要保有港片自身的独特性,古天乐游走两者之间,像魔术师变戏法。

古天乐就更厉害了。

电影拍摄期疫情尚在,布景得从原本的中国广东改在香港元朗等偏远地段搭建,制作和道具都用港人港物,反而让这部戏保留了只有在地港人才能精准复刻的“嗰阵徐”(那股馊味)。

它无视好莱坞因Woke文化(觉醒文化)而矫枉过正的政治正确包袱,干脆爽快地来个阳刚味200分的全男班全武行,打得痛快淋漓很是过瘾。片中的人物性格描写完整棱角鲜明,在一片面目模糊千篇一律韩式美少年泛滥的影视圈,这样的man戏,真的久违。卖得好成绩,赢得口碑,也为不举多时的港片市场打了回春针。

10年前,从场务出身一路做起的郑保瑞,拍了港片《车手》《意外》《杀破狼II》后,到中国大陆发展,拍了三集大咖坐镇的《西游记》,一跃成了“10亿票房导演”。后来,他按捺不住返港,《智齿》和《命案》这两部“正港片”应运而生,后者也让他夺得第一座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