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知不知道人生的剧情,不管你怎么看自己人生的故事,最后我们都要一再地被考验。只要是活着的一天,这个考验就不会停止。每一个人都一样。
亲爱的J:
所以预先知道剧情,不过徒增一点无奈感罢了。还有一种命运感。这种时候,会不期然想起一些老人家说的:都是命。当然,我的好朋友L会彻底拒绝这个说法。
我最近都在看一段段口述历史的故事。我们会怎么讲自己人生的故事呢?除了对客观现实的描述,更让我觉得有意思的,是每一个个体通过话语笑声停顿,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人性。我们会如何陈述一段故事里,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别人的影响,自己的感受和感悟?我们会选择说什么,怎么说,不说什么?
这样的生命,或许不成功,但是未必不美。画出来的那一幅画,未必没有一个摄人心魂的样子。或许,那不会是符合传统观念的绘画,但何尝不是当代绘画的样子?
所以那天,当我向年轻的少女讲述一个看起来安稳、美满、成功的人生的时候,她竟然说:我不会要那样的人生!
那些不愉快的事情,你可以避免吗?那些快乐的事情,你可以延长吗?
我问那个年轻、旺盛、饱满的少女,那人要怎么活? 她很大声地说:“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别人,还要对得起天,对得起地。”
我看着她有些诧异。“就根本没有体验到人生的劲啊!What about rawness?”她继续说。
年轻人总是精力旺盛,不知天高地厚,对生命可能送到眼前的挑战没有一点惧怕。
还是你会发现,到最后,其实你并没有选择。你必须,也只能走进那个剧情里。同样的,去感受人生的喜怒哀乐。预先知道未来会伤心,并不会减少到时你的伤心;预先知道一头栽进去会出事,并不代表该一头栽进去的时候,你会回避它。因为个性使然,你其实做不了别的选择。而在那个时候,或许也并没有所谓“别的选择”吧。
一个人的一生只可以有一个样子。没有谁拥有更多,没有谁拥有更少。
但他不会忘记露水的感觉,永远都会期待明天清晨的凝聚。
我们怎么看生命里的自己呢?你知道一个人生里不断经历挫折的人,会怎么看自己吗?
但那是电影,别人的故事,别人银幕上的故事。如果是自己的人生呢?
朋友们看电影,知道有人还没看,总会说:那就不说了,免得影响你看的感受。
没有不饱满的生命。每一张生命的画布上,都涂满了色彩。每一笔每一画,每一种色彩的选择,都决定了画布最后的样子。每一笔既是更靠近一种样子,也是更远离其他的样子。既是多了一种可能,也是减少了所有其他的可能。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于是,一个个体,他的经历和个性,鲜活地展现眼前。
在社会大众的眼里,或许都觉得他很失败,甚至看不起他。但是很可能,在他自己眼中,他的生命力就像早晨的露水。挫折只是他必须熬过去的黑夜。天蒙蒙亮的时候,他的生命力便充满期许和渴望地聚集,大片大片地占据整片草地和树林,闪闪发亮,准备迎接阳光。
那一刻他相信自己的无敌,可以冲破一切困境。但是当太阳高照,他就像露水一般,消失了。然后又很快掉进黑夜的挫折里。
我问那个年轻、旺盛、饱满的少女,那人要怎么活?
老天爷就是要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我看着她有些诧异。看来,我还有很多很多需要学习的。
但就算你已经到达了做口述历史的年龄,眼前其实还有很多未知。未来的年月会怎样?故事说到这里,接下去要怎么说?你满意自己人生的故事吗?你会怎么让这个故事继续发展?
多数人在做自己人生的口述历史的时候,都有了一定年纪;职业生涯都往往告一个段落。他已经清楚知道自己的人生,过去60年、70年、80年,甚至90年发生过的事。那些快乐与悲伤,对与错,“剧情”的转换与无法预测,都变成一种对过去的记述。事情都发生了,写进时间的簿子里,没有悬念,也无法改变。面对无法改变的过去,每一个人的反应都不一样。能不能充满尊严地接受一切,原谅自己与他人,并感恩生命呢?
她很大声地说:“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别人,还要对得起天,对得起地。”
很高的标准呢。
如果可以先把自己人生的故事看完,才继续走这一生,那会如何?如果可以先知道你人生的故事,你会想知道吗?先知道故事,会增加悬疑效果?还是减弱经历时候的情绪呢?
所以要毫不畏惧地走向爱恨情仇吗?我看着年轻、旺盛、饱满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