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绒士拔是个小渔村,位于雪兰莪州瓜拉冷岳县,南部濒临马六甲海峡,距离吉隆坡两个多小时车程。“据说之前已有渔民将刚捕获的海鲜带到摊上,要求摊主以滚水氽熟,再淋上肉骨茶汤来吃。后来,有位渔夫干脆拿了一个瓦煲上门,交代将肉骨茶及海鲜煮在一起,才演变出现在瓦煲海鲜肉骨茶的烹煮形式。就如摊主所言,海鲜肉骨茶纯粹是由渔民顾客带动,而不是出自他个人的点子。”

一碗碗“肉骨茶”端上来了,分盛着不同的猪肉和海鲜,汤色较黑有香气,据说用十多种药材和香料熬成。只记得成条的泥鯭鱼和大虾嫩滑微甜,猪肉猪杂新鲜可口,肉汤川烫的苋菜包菜入味……在山打根的第一餐,生平头一次品尝海鲜肉骨茶,新鲜感压倒了味觉。也因太丰盛了,滋味不及细辨。

食物里有文化、历史,人类最深沉的情感。下南洋的华人移民念想家乡风味却不执拗,他们及后代巧用在地物产,融汇贯通烹出奇香,海鲜肉骨茶的诞生流变开枝散叶,实在是非常南洋华人的故事。

在沙巴的旅行收获很多惊喜,海鲜肉骨茶是其中之一。

林金城致力饮食文化研究,曾为250多种南洋食物溯源,足迹遍及西马,也到过东马两州寻访庶民美食,他的说法当然更令人信服。源自丹绒士拔渔村的海洋风肉骨茶迄今34年历史,据媒体报道,山打根最出名的两家海鲜肉骨茶店“好味”和“南财”,前者1999年创办,后者开业二十多年,都迟于丹绒士拔“裕记”推出海鲜肉骨茶的1989年。山打根的海鲜肉骨茶很有可能从西马流播而来?

读詹宏志新书《旧日厨房》,有一篇《清汤肉骨茶》,忆述了巴生“盛发”肉骨茶、八打灵再也“一心阁”客家清汤肉骨茶的美味后,华彩乐章是他灵思涌动,亲手烩制出一席海鲜肉骨茶家宴。很有意思,詹先生以不同汤底烹煮林林总总优质猪肉海鲜蔬菜,分装大碗豪迈上桌,不就是山打根款海鲜肉骨茶的豪华版?

其实关于海鲜肉骨茶,马来西亚美食作家林金城2014年出版的《知食分子3》已有讲述。那篇《海鲜肉骨茶!加辣!》里,回顾了“肉骨茶与海鲜的邂逅”,说西马的丹绒士拔是海鲜肉骨茶发源地, 海鲜肉骨茶1989年由“裕记肉骨茶店”率先推出。

分黑汤和白汤版,且已衍生出干湿两种做法的肉骨茶,是新马常见平民美食。但和海鲜一锅煮,融合海洋风味的肉骨茶,在新加坡并未遇过。它是山打根华人的独创吗?不少到此一游的旅行博主,不由分说献上“独一无二”“别无分店”的浪漫花环,却没提供任何考证。

丹绒士拔的虎虾出名新鲜,鱼肉极其鲜美,客人自由选择海鲜种类,和肉骨茶一起熬煮后,整个汤头变得清甜,比一般的猪肉肉骨茶少了油腻感。林金城还曾建议该地的“亚福海鲜肉骨茶”老板,在烹煮肉骨茶时加入指天椒,上桌前洒几滴绍兴酒,丰富味觉层次,创出一款风味独特的“小辣椒酒香海鲜肉骨茶”。

飞抵山打根正是中午,我们被直接带到一家名为“好味”的肉骨茶餐馆。店面朴素,东南亚常见的敞开式,大约久未接待成队外来客了,老板夫妇亲自迎出。听着介绍,眼光在墙上的菜单游移,惊讶“肉骨茶”竟有如此眼花缭乱的选择:食材除了猪各部位的排骨、腩肉、踭肉、猪脚、猪尾、猪腰、猪杂(猪肚猪肝大小肠)、猪肉丸,还有鲜泥鯭、鱿鱼、鲜虾、鱼肉、魚丸、鱼腐、飞螺肉……

在西马,海鲜肉骨茶并不罕见。肉骨茶发源地巴生的“汉记”,烹入肉汤的不仅有鱼、虾、花枝,还有螃蟹、啦啦(蛤蜊),瓦煲里满满腾腾,看视频令人垂涎。西马的海鲜肉骨茶,是先后添加的所有食料齐聚一煲热滚滚上桌。同样海产丰饶,山打根海鲜肉骨茶的呈现方式似更纯朴,不同食材一碗碗分别舀出,宜聚餐宜独食,每样十几马币,加碗白饭即能果腹。这是山打根海鲜肉骨茶独具的风格吗?

林金城说,当地海产渔获新鲜不在话下,“然而要煮出一锅‘有容乃大’,能搭配各种海鲜的肉骨茶汤,那才是真功夫。药材用量及调味浓度的拿捏,是决定一锅肉骨茶成功的先决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