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曼说,无论工作多忙,星期天是他的“排毒日”(Detox Day),不上网,与新闻“保持距离”,把时间留给家人。

来自斯里兰卡科伦坡的亚伦(Arun)说,冠病死亡人数增加,在封锁期间物价上涨,对各阶层造成经济压力。作为一名自由职业记者,接到的采访任务减少,直接影响到收入。

大家都觉得身心疲惫

过去一个月,每周在线上和参与亚洲新闻学奖学金(Asia Journalism Fellowship,简称AJF)的媒体工作者“会面”时,大家的话题都离不开冠病:

来自泰国曼谷的伦格蒂(Rungthip)说,这是她第一次遇到经常居家办公的情况,在适应新工作模式的过程中难免有压力。

大家都说,压力永远存在,关键在于不要让负面的情绪吞噬你,凡事都要有正向思维(positive thinking)。多想想为什么会选择加入媒体业,让这股热忱持续下去,在学习与病毒共存的同时,也要学习与压力共存,继续打这场持久仗。

来自印尼的达曼(Darman)说,就算已经完成疫苗接种,记者在前线采访时仍难免担心被病毒感染,自己感染倒无所谓,最担心是把病毒带回家,连累家人也受感染。

亚伦会通过健康生活解压,做瑜伽、散步、骑脚踏车、和孩子打羽毛球。

你接种疫苗了吗?你的国家冠病疫情如何了?你们又封城了?老百姓的生活怎么样了?物价又上涨了?

我的虚拟单位,包括导师共有五人,来自印度尼西亚、泰国和斯里兰卡的“室友”每次“会面”,一定会问“你们的疫情如何了?”

(本文作者是华文媒体集团新闻中心  社会与法庭组主任)

伦格蒂则调整心态,转换角度看居家办公的好处,即有更多时间与家人相处。

冠病疫情是一场仍不见尽头的持久仗,上次“会面”时,谈到疫情带来的压力,“室友”们都说,每天要关注冠病的最新进展,处理铺天盖地的国内外冠病信息,精神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大家都觉得身心疲惫,直呼“好累!”

蒂雷诗迪说,她会倒头大睡,确保自己有充足的睡眠,也会通过网购小物件来解压。

此外,大多数的记者会及官方的采访都改在线上举行,对一些不熟悉科技的记者又是另一种压力。

由淡马锡基金会和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政策研究所(IPS)联合主办的AJF,去年因疫情停办一年后,今年改在线上举行,17名来自亚洲各国的媒体工作者,参与为期六周的交流计划。17人被分配到五个虚拟的单位,每个单位“住”着三到四名媒体工作者,还有两位导师。

星期天是“排毒日”

面对压力,就要懂得抗压和解压,不然迟早被击倒。

同样是来自印尼的记者蒂雷诗迪(Dyresti)说,印尼冠病疫情严峻,一些同事受病毒感染必须隔离,他们的工作必须由其他记者接手,大家都觉得工作量增加,工作时间也拉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