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梨罐头生意做大,陈嘉庚又在“新利川”附近购置空地种黄梨,取名福山黄梨园,后来又增办日春黄梨罐头厂。1900年代,陈嘉庚可说是靠黄梨种植与加工业起家。

这阵子我倒想起了黄梨曾是新加坡重要的经济作物。两三年前看国家博物馆举行的新加坡百年食品包装展,展品中就看到了新加坡黄梨罐头的海报设计,那时新加坡制造的黄梨罐头可还是卖到欧洲的上流社会去。看到的另一张海报,还有往昔黄梨园内收成的情景。

由于小时候常听家中长辈提起陈嘉庚,我对这位善于捕捉商机,而又无私奉献、热心教育的奇人、伟人还是较熟悉的。陈嘉庚南来创业的起点,正是1904年创设的新利川黄梨罐头厂,罐头厂位于当年实里达河北岸,实里达河支流的曾厝港(Chan Chu Kang)。又名汫水港的曾厝港,曾经是本地遍布黄梨园的黄梨种植区,陈嘉庚在这里经营黄梨罐头厂,想来是方便黄梨罐头的生产。

《南侨回忆录》之《创办集美师范及中学》这一章节,陈嘉庚忆述道,因黄梨厂、树胶厂赚钱而萌生了创办学校的想法:“民国二年秋余复南来。不久欧洲战事发生,余因租轮船及购置轮船,并因黄梨厂树胶厂颇有所获,故决意创办师范及中学等。”

曾几何时,黄梨园、黄梨罐头在新加坡已消失得不复记忆。可我记得,在我们的经济发展史中,曾经,黄梨留下了印记。

黄梨也可以入菜,有一回旅行到台湾,在美浓一家小餐馆吃的凤梨炒大肠,是难得的味蕾体验。至于黄梨苦瓜鸡汤则是家里也能做的家常菜。有个好友爱吃烤黄梨,认为烤过的黄梨更有滋味,还带点淡淡的焦香味,配搭猪肉、牛肉等肉类尤其相宜。

19世纪末至1960年代,在目前的义顺、三巴旺等地区都有过许多黄梨园,陈嘉庚、林义顺和李光前就曾经营黄梨园及黄梨罐头厂,也都有“黄梨大王”称号。

除了来自马来西亚的蜜黄梨,超市里也常可看到进口自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的不同黄梨。但同样是黄梨,价位不一,有的较实惠,买得甘心,有的显嚣张,也不见得黄梨的个头比别人大多少,又不见得特别可口,却敢敢卖得较同类产品贵很多。

黄梨成了新闻其实开始自中国大陆宣布暂停输入台湾凤梨,理由是入口的凤梨中检出有害生物,一些政客则有意将之政治化,“打压”与“两岸关系”因此成了这回凤梨事件的关键词。

曾几何时,黄梨园、黄梨罐头在新加坡已消失得不复记忆。可我记得,在我们的经济发展史中,曾经,黄梨留下了印记。

陈嘉庚给黄梨罐头取名“苏丹”,似有意在黄梨罐头业称王。而他的苏丹牌黄梨罐头确实也一度领导市场,史料说的,“苏丹牌”曾占新加坡黄梨罐头出口总量的70%。

陈嘉庚著名的《南侨回忆录》不只一次提到黄梨厂和黄梨园,在“个人企业追记”这一辑,他还特别写了《福山黄梨园》、《黄梨园种树胶》等章节。在黄梨事业和树胶事业鼎盛时期,陈嘉庚将所得利润在新加坡和中国不遗余力创办学校,在新加坡,他在1907至1918年间,先后创办了道南、爱同、崇福、崇本小学及华侨中学。在中国,他创办了集美中学、集美师范学校、集美女子师范、集美幼稚园、集美水产学校、厦门大学等学府。

台湾美食作家焦桐将凤梨酥吃得讲究,他对凤梨酥的点评曾经被辗转引用:“好吃的凤梨酥表皮要够酥,却不能逼近脆的地步,这样才会具备香酥感,又能入口化掉。”焦桐又说:“内馅则必须柔软,带着凤梨果肉的甜和酸,甜度不可放纵,其中分寸拿捏存乎一心。”

黄梨,大陆叫菠萝,台湾叫凤梨。在闽南及潮州话中,黄梨(王梨)谐音“旺来”,有着吉祥兴旺的寓意。可我还是喜欢我们从小到大熟悉的叫法,并非因为“黄梨”这名的招财好意头,而是因为它叫出了新马本土黄梨的特色:金黄色的外皮,鲜黄色的果肉,甜里带着微微一点酸,百吃不腻。这种新马本土黄梨,个头不大却结实,拿在手里刚刚好,目前超市里一般称之为蜜黄梨(Honey Pineapple)。

新加坡进口的台湾凤梨突然成了新闻,有人切开买回家的水果,发现黄梨是黑心的,心有不甘下,将黑心黄梨的照片上载至社交媒体,旋即成了沸沸扬扬的话题。

在这之前,已听到爱吃台湾凤梨的好友提起,兴致勃勃买回家的凤梨,不甜不酸,就是不好吃。好友童年在台湾度过,我相信她不仅吃凤梨,也吃情怀,吃不出好味道,难免有几分失落。当时心里就疑惑,曾经那么有口皆碑的台湾凤梨,怎么就吃不出好滋味了?

在水果中,黄梨最具加工功能,除了黄梨罐头、黄梨蜜饯、黄梨做的糕饼如黄梨挞、凤梨酥都能吸引老饕。对于爱吃黄梨的我来说,不论是源自娘惹峇峇,带有浓郁南洋风味的黄梨挞,或是来自台湾的凤梨酥都各有滋味,也同样诱惑着味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