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理事会向本站投函三篇,劝请读者尽一己之力,在公共场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例如饭前及如厕后用肥皂彻底洗净双手、把垃圾扔进垃圾桶、在小贩中心用餐后归还托盘和餐具、身体不适时戴上口罩或留在家中、改掉如厕坏习惯等。
读者黄坤星在《防疫应从自身健康做起》一文中提出了五个抗疫建议:保持心情开朗、保持良好饮食习惯、保持良好的作息、保特规律的运动和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站长的话
这众多文章可大略分为五个主题:全民抗疫、环境卫生、口罩的使用、物资囤积和真假信息传播。其中,全民抗疫和环境卫生分别刊登了14篇来稿。
疫情初期,市面上的口罩供应引起关注。《勿洛商家似卖不合格口罩》一文在Zaobao.sg有1万4000多次点击率,在面簿触及5万2000多人。《对政府抗疫措施有信心》和《我国防疫做法让人安心》在网上引起关注和热议,在面簿的贴文总共吸引了466则留言,总共触及10万1161人。《给医护人员点赞》一文触及7万5615人,显示国人相当关注医护人员服务的话题。
环境局答复黄福全投函《由疫情谈小贩中心野鸟问题》时说,已在小贩中心采取若干措施,如安装防鸟刺和尼龙涂层不锈钢钢丝绳、安装防鸟网等,并呼吁食客清理残羹和归还碗碟托盘,避免野鸟觅食。
此外,我们也刊登一些特别话题的投函,例如儿童教育工作者司言词的《孩子因疫情被疏远怎么办?》以及蝙蝠闯入住家的问题。
赵敏的《对政府抗疫措施有信心》、戴文雪的《新冠疫情的挑战和机遇》、裘真的《抗疫不能心慌》、孙宽的《对抗病毒要如常生活》、邓秀华的《病毒与恐慌传播竞赛谁会赢?》、翁益华的《病毒面前要坚强》、林派通的《我国防疫做法让人安心》、吴毅峰的《瘟疫无情 人间有爱》以及黄敏骢的《发挥社会责任对抗疫情》,异口同声呼吁国人坚强,克服恐慌心理,面对疫情要发挥个人社会责任,并如常生活。
此次疫情也让读者格外关注周遭环境的卫生问题和习惯,例如公共厕所、卡拉OK麦克风、餐馆菜单、饮食场所鸟患、乱丢垃圾等。有些卫生问题纠缠我们多年,如果能趁这波疫情积极改善,也是一件好事。
在施性国的《不要被第二支箭所伤》中,“第二支箭”好比二度伤害,当前冠病疫情宛如第一支箭,有不少人还没被疫情击倒,却已在恐惧中度日如年,宛如被自己的恐慌(或第二支箭)击垮。他提醒国人保持冷静,做好一切心理准备,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王传联投函《警惕就医途中“移动传染源”问题》,建议开通一个热线电话,让怀疑自己有冠病的人咨询;同时成立专门的快速机动出诊小分队前往疑似病患住处进一步处理。
本报2月13日报道,疫情进入橙色警戒级别后,救护车上的紧急医护人员不论是否处理可疑病例,都会穿戴个人保护器具。民防部队行动中心在接获医疗求救时,接线员会向对方查证是否出现冠病症状,以让紧急医护人员做好准备。病患抵院后,紧急医护人员会妥善处理个人安全装备,救护车也会严格消毒。
罗纭纭的《餐馆应注意菜单卫生》、苏锡兴的《服务业应让顾客心安》和杨慧贞的《大家不应坐困愁城》,提醒餐饮业者改变一些既定做法,让食客更安心出门消费和用餐。
郭洁玲投函《咖啡店公厕应和饮食摊位隔开》提出她的关切,新加坡食品局在答复中强调,按规定食肆公厕须与食物处理和准备处隔开。疫情期间,食肆也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保持高水平的环境和公共卫生标准。
在刚过去的2月份,《联合早报·交流站》刊登了84篇读者来稿和相关机构答复。继1月份之后,2019冠状病毒疫情是2月份最受读者关注的课题,我们刊登了57篇来稿,占了总数的三分之二。由此可见,冠病疫情非常受读者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