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看演出时,不时听到前后左右的观众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原来不少观众和我一样,冲着“上海艺术学院”之名而来。这么一来,难道今后再有号称“北京话剧表演团”“天津表演艺术中心”等上台表演时,观众都要先去打听一下他们到底是来自何处,才去买票观赏?
话说上个周末听说有“上海艺术学院合唱团”莅新举办《中外合唱经典黄河大合唱》。既然是来自黄河发源地的合唱团,想必声势浩大,必可满足多年来期望听到原汁原味《黄河大合唱》的夙愿,便赶快向朋友要了两张票。
不过,平心而论,当晚的演出虽然比不上中国国家级的专业演出水平,但还是有一定的水准。既然如此,更不明白创团者为何还要靠含金量高的名称,来给本地区的队伍冠名吸睛?这反而让人感觉创办者底气不够、自信不足。
岂知,入场后看了演出特刊的介绍才知道,原来此“上海合唱团”只是一个成立于邻国新山的一支合唱团的名称,与中国上海没有一丁点关系。要说有的话,也只是该团的创办人兼指挥来自上海,现旅居新加坡。
在本地大街小巷,经常可以看到好些摊贩或小吃店,以外国名堂招徕,如“南京烤鸭”“北京拉面”“上海小笼包”等等。不过,食客很少会天真地以为,它们真的是来自当地的餐馆,而前去捧场。这类巧立名目招徕顾客的手法,已经见怪不怪,也无可厚非。可是,曾几何时,这种风气却刮向本地文艺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