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了记者谢燕燕在4月29日《早报星期天》的文章《会馆不能沦为死水或江湖》后,我也有些感想与读者分享。

相关政府部门可以考虑在拥有资源的会馆内,协助会馆翻修适合乐龄人士活动的设施,在会馆内展开或开办乐龄活动,例如上述种种活动,甚至在会馆内设立日间乐龄中心。如果再配合会馆的常年活动,让这些老会员在熟悉的地方,用熟悉的语言与老朋友一起快乐地老去,这不正符合我国多数年长者“就地养老”的心愿吗?支持会馆的社会功能跟随时代改变,也可以创造机会让年轻人踏入会馆,赋予会馆新的活力。

不管是地缘性或是血缘性的会馆,都有随着岁月老去的会员。他们对会馆都抱有缅怀祖乡或宗族的情感,那里有他们年轻时的同伴,有他们熟悉的语言,那为什么他们就不能在会馆度过“快乐的黄金岁月”呢?

希望有朝一日能让年轻人都迫不及待地“寻根”,不论是依据地缘或血缘,都乐于将年老的双亲送到会馆消磨时间。只要能将年轻人吸引到会馆来,加深他们对会馆的认识,再来探究会馆是否沦为“死水或江湖”的问题也不迟。

会馆的会员老化与全世界的人口老化问题是一样的。随着老龄化问题的显现,许多应时而生的名词如乐龄、银发族、黄金年华等出现在这个新时代;许多为乐龄人士所举办的活动,如老年大学、欢乐学堂等也在岛国各个角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还有许多长者仍然活跃于社区及社团,参加卡拉OK歌唱班、学声乐、当义工、结交新朋友等。他们都在孩子成长后,家庭负担减轻后,快乐地过着自己曾经错过的生活,欣然迎向黄金岁月。

为什么我们都要为会馆“没有接班人”而费尽心思呢?为什么我们罔顾现有的会员呢?

这么多年来,每每翻看报纸读到有关社团会馆的报道时,十之八九会看到社团会馆发言人发表一些类似会馆管理层青黄不接、后继无人、年轻人不愿意参加会馆、将举办更多活动来吸引年轻人、招募新会员等等的说法。由此可见,这类情况多年来都没有改善,或者说,种种尝试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

笔者从1980年代开始参加社团会馆的活动,目睹时代的变迁与人事的变化。沦为“江湖”的会馆,至少还有“江湖人”往来,但是沦为“死水”的会馆,就和夕阳行业没两样了。难道我们就等着做到不能再做的那一天,让它随着时光消逝,被人遗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