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联合早报》本地新闻副主任)
这些年教育制度不断调整,让处于不同起跑点的孩子,能在跑道上通过学制的公平,以及外在助力拉近彼此的距离。因此,学生即使家境不同、拥有的资源有差,但大致不会影响升学和发挥的机会。但要让他们跑得更顺畅,就要在起点拉一把。
最近在饭局中听到朋友讲述两组在社会处于“极端”的家长:一组在孩子还未进入小一就急于设立聊天群,号召其他有意让孩子报读同一所学校的家长加入,以互通信息,看别人做了什么准备等,等成功报读后,又再筛一轮成立”孩子已入学”的群组;另一组家长则需要社工来敲门,提醒他们让孩子上学。
弱势家庭的孩子到了小学,也能得到跨部门工作小组“提升”(UPLIFT)计划的支持。计划包括加强课后看管和解决长期缺课的问题。从中可看出,我们近几年设立相当完整的机制,来帮助和提升社会的弱势群体。但这些计划的效果不是短期内可显现的,那七成还没让孩子定期上学前班的家庭会有怎样的发展,还需要时间观察。
记得以前有校长亲自上学生家敲门,叫醒学生上课,他们要唤醒的不只是学生,还有家长。尤其当学校面对较高的缺课率,还有持续不来上课的学生,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做家访。这看似“原始”的方式,却往往很有效,不只让学生有所警惕,家长可能也会因为校长登门造访感到“不好意思”,尽量配合。
过去10年,政府为让学前教育更可及和可负担,加大投资。从早些时候推出的幼儿培育辅助计划(KidSTART),到去年底推出的提升版社区联系计划(ComLink+) ,旨在帮助弱势家庭培育孩子。社会及家庭发展部这个星期刚发布关于援助较低收入家庭趋势报告,首次汇报ComLink+受惠家庭的进展。报告指出,孩子在主要业者开办的学前中心就读的受惠家庭,仅26%定期让孩子上课,这些孩子的月均出席率为58%,比去年中等收入家庭孩子的79%平均出席率低。
一名家庭导师指出,她提供的是“人性化的接触”(human touch),从小事出发,帮助受惠家庭解决问题。有中途转业的家庭导师在接受培训后表示,已准备好运用先前专业中培养的问题解决能力,应对今后可能遇到的问题。这些都是很积极的发展,相信受惠家庭在导师的扶持下能改善现状。
支持弱势家庭的孩子定期上学前班,向来是当局一大工作重点。为孩子报读只是第一步,更大的挑战是如何让他们持之以恒去上学。
当制度到位,分工完备时,不要把一切只交给系统去执行,有时超乎职责的积极举动更能打动人心。有社工的支援,校方若愿意多跨一步,加上志愿者和社区伙伴的义务帮忙,将能带给受惠家庭更多温暖与力量。
这是值得支持的。家庭导师中有的虽年轻但不乏社工经验,能给予低收入家庭更加人性化的帮助。这些家庭面对的问题,有时不是一般人意想得到的。例如上网为孩子申请学生证,我们会觉得简单和理所当然,但有些人必须在家庭导师的协助下才能完成。
ComLink+计划特别的地方,是为个别受惠家庭分配家庭导师,共同制定行动计划,协助应对挑战。
希望当局能投入更多资源招募优质家庭导师,以免他们面对类似社工的挑战,即负责个案过多,消磨了热情。
Comlink+目前约有200名家庭导师,年底前计划再增聘100人,平均每人援助25户至35户家庭,为数不小,且须要经常做家访。希望当局能投入更多资源招募优质家庭导师,以免他们面对类似社工的挑战,即负责个案过多,消磨了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