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过去的一周,特朗普重返白宫,又把全球经济局势与地缘政治带入未知领域,许多人也关注美国气候和能源政策的转向会如何影响世界。也正是在这样充满不确定、气候治理出现领导真空的时代,我们更必须确保企业在气候行动上是有作为的,尤其石油巨企不能摆脱它们的责任。如果它们有意拖慢能源转型的进程,就必须尽可能限制它们的说话权。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除了必须审视纳瑟尔在能源周的言论背后捍卫石油业私利的动机之外,或许也应是时候检视新加坡能源周与其他区域能源展与能源活动主办方,把大舞台让给石油巨企发表言论的决定。
在这样充满不确定、气候治理出现领导真空的时代,我们更必须确保企业在气候行动上是有作为的,尤其石油巨企不能摆脱它们的责任。如果它们有意拖慢能源转型的进程,就必须尽可能限制它们的说话权。
(作者是区域环保媒体与咨询公司益笔思(Eco-Business) 编辑部副主任)
此次新加坡国际能源周,因纳瑟尔这番些许出格的言论,本地英文报章《海峡时报》在撰写转述他的讲话时,也进一步点出,沙特阿美参加国际能源周还有另一身份:该石油巨企与其他化石燃料企业如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等都是活动的赞助商。报道突出了这些企业如何靠资助活动获得更大平台,形容沙特阿美因为赞助金额较高,活动外的展台规模更大,说话权相信也因此更大。
化石燃料企业在区域能源展的影响力,当然与它们在金钱上的硬势力离不开关系。邻国马来西亚的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去年开始主办能源亚洲(Energy Asia)活动,以大规模的展示标榜自己在可持续发展进程上所做的努力,但活动上传统的石油大企代表,却也总比清洁能源公司代表多。这个做法备受环境组织诟病。
曾听一位与石油企业合作过的业内人士形容说,与这些势力庞大的石油巨头合作,往往也是不对等的。他指出,这就像吃饭前“菜单都已经定好”(the menu has been fixed)一样,想点一下自己喜欢吃的都难,更何况是换菜单,再多的努力也是枉然。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今年中在发表一次重要讲话时,就将化石燃料行业形容为“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呼吁各国如禁止烟草等有害健康的产品广告一样,禁止化石燃料公司的广告,不要给它们平台。
他也指出,亚洲应继续投资巩固石油、汽油等“较不昂贵”的能源选择,否则无法摆脱对“污染度更高”的煤炭的依赖。
一年一度的新加坡国际能源周上个月落幕。与近几年一样,这项由新加坡官方主办、聚集上百名各国能源部长与行业领袖的大型活动,将焦点放在新能源技术创新的展示上。活动主办方能源市场管理局也表示,各项论坛将重点探讨亚洲区域的可持续能源发展与机遇。
这不是纳瑟尔首次发表类似言论;沙特阿美甚至透过不同领域如在足球运动中下重本,尝试进行形象改造工程。近年来,不仅是沙特阿美,许多石油巨企在全球气候大会等大型活动,都也有了坐上谈判桌的机会。它们会派游说团百般阻挠可持续发展进程,成了解决气候危机最大的拦路虎。
诚然,低碳能源转型成本一直是许多国家政府与企业关注的议题。在东南亚,因区域能源结构较为复杂,再加上不少发展中国家仍依赖煤炭发电且须满足日益攀升的能源需求,它们在加速脱碳的道路上一直是进退维谷的。
很多时候,希望推动可持续发展与为解决气候危机尽一分力的机构会陷入挣扎,即思考是否要和碳排放量高的企业合作,看能否发挥影响力,推动它们加速减碳的进程,或以“包容多元声音”为由,希望听听这些企业怎么说、面对什么困难等。然而,面对在脱碳方面一直游移不定的石油巨头,与其给予它们继续进行漂绿(greenwashing)的机会,经验告诉我们,保持距离或许才是上策。
然而,给予沙特阿美这家也是全球最赚钱的公司如此大的平台,发表劝退能源转型速度的言论、谈能源转型的高成本,却也不禁令人觉得这与活动主旨相违背。更何况,纳瑟尔所发表的言论,也忽略了东南亚不向清洁能源迈进或所须承担的更大成本,包括如今气候危机加剧令气候相关灾害风险增加,东南亚国家首当其冲的事实。
纳瑟尔在讲话中单刀直入说,包括东南亚在内的全球南方发达国家,最终将负担不起清洁能源转型的成本;因此,向技术发展上“半生不熟”(half-baked)的清洁能源迈进是“不实际”“不务实”“不可行”的。
然而,能源周一掀开序幕,令许多出席的媒体与业界代表最感诧异的,相信是全球最大石油公司沙特国家石油公司(简称“沙特阿美”,Saudi Aramco)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阿敏·纳瑟尔(Amin Nasser)发表的主旨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