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长期对美国在太空领域的军事意图高度关注,其中,X-37B无人驾驶军用太空飞机项目尤引人注目。自2010年起,美国持续开展X-37B的飞行测试,太空飞机已完成六项任务,最近一次壮举是在轨道上持续飞行长达908天,而后成功返航。尽管美国官方强调X-37B的使命在于探索先进的空间技术并具备超高速飞行能力,但对任务细节的保密和模糊描述,激发对美国可能在秘密测试太空武器的广泛猜测。

近年来,随着火箭发射技术的成熟与卫星网络的扩展,尤其是SpaceX火箭回收技术成熟以及星链计划的推进,太空军事化的讨论日益激烈。中俄等国担忧星链卫星可能成为美国军方的“天眼”,窥视他国秘密,故反应强烈,甚至可能促使俄罗斯加速反卫星武器的研发。与此同时,美国的X-37B太空飞机项目,以神秘的任务性质与长时间在轨能力,引发外界对其军事用途的种种猜测,加剧太空军事化的疑云。

俄罗斯国营防务巨头Almaz-Antey的高层人员更公开声称,美国持有具备搭载核武器能力的轨道轰炸机,暗示X-37B正是这样一种潜在平台。鉴于X-37B卓越的快速机动性能,能轻易规避多数国家的雷达监测系统,这无疑加剧它作为潜在太空武器系统的忧虑,进一步模糊了和平探索与军事准备之间的界限。

今年4月的联合国安理会,写下太空战争时代的转折点。一份承载着和平愿景的提案呼吁航天强权,共同禁止在外太空部署大型武器,力主外太空应为全人类和平探索与利用保留,军备竞赛的阴云不应笼罩星际太空。遗憾的是,由美国和日本提出的这一提案,最终以13票赞同、1票反对(俄罗斯)及1票弃权(中国)未能通过,标志着国际社会在太空和平议题上的裂痕。

美俄之间围绕太空军事化的辩论骤然升温,双方各执一词,火药味浓厚。华盛顿直指莫斯科暗中研发反卫星核武,威胁太空安全;俄罗斯坚决否认,重申反对外太空核武化的立场。联合国则表示将遵守《外层空间条约》,呼吁各国积极促进和平利用外太空,以及防止外太空军事化。

(作者是清华大学的马来西亚研究生)

2020年,美国太空军成立,预示着更多国家或将相继步入这一行列,使太空的和平愿景蒙上阴影。在俄乌冲突中,卫星通信与无人机作战的应用,进一步凸显太空资源在现代战争中的不可或缺与潜在风险,促使国际社会不得不正视太空军事化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太空不再是纯粹的科研与探索领域,它已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核心考量之一。

回顾冷战时期,太空竞赛不仅是科技进步的催化剂,亦是大国对抗的无声战场。加加林的太空首航与阿姆斯特朗的阿波罗登月,皆烙印着军事竞争的印记。即便苏联解体后,太空虽逐步退去战争的外衣,但军事利用,如间谍卫星与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军事起源,仍揭示太空与国家安全的深层联系。实际上,GPS也是率先在军事领域发展而来的,皆因精准武器以及军事侦查都须要用到GPS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