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阳历3月,去南半球的悉尼望秋。中旬临别前那一个星期日清晨,窗外传来浸润一夜的雨声,凭着岛国一雨成秋的经验,以为秋意终于到来。待天色大亮,暖暖的日头升起,夏天的尾巴依然不倒,秋天犹不可及。
欧洲人权法庭这一宣判,无疑为手无寸铁的平民带来福音。这不仅仅是一桩普通民告官的案例,影响也不会仅仅局限于欧洲人权法庭所管辖的区域国家。法庭主席在判词中直指,瑞士政府违反人权,没有通过碳预算或其他手段,量化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限额。另外,瑞士政府也没有在过去采取有效措施,达到往年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
去年11月初,人在杭州西湖。原以为秋天的西子湖水,在淡淡的桂花香里,会呈现一派水光潋滟、山色空蒙的景色。但高悬在空中的太阳似酷暑时节,威力不减。划桨的船夫说:杭州的夏天还没有退场动静,西湖气温远远高于往年同期。
在此情况下的你我,该怎么办?人不是浸泡在温水里的青蛙,意识到危害降临,不会与末路同归于尽,一定会做出一些行动。但是,作为普通人,面对大气变化手无招架之力,又怎样与这似乎是在劫难逃的厄运抗争?
气象科学告诉人们,除了周期性的厄尔尼诺大气循环影响之外,由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是超热天气形成的主因。科学家业已发出警告,要实现巴黎气候大会定下的减排目标,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必须在10年内减半。但是,现实并不乐观。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发布的消息,三大主要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的排放量,在2023年又再升高。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宣称,今年可能是有史以来最热的一年。
就在欧盟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机构发表通报的4月9日,瑞士的2000多名年长妇女民众,在欧洲人权法庭打赢了一场官司。官司失败的一方是瑞士政府。设立在法国斯特拉斯堡的欧洲人权法庭,判决瑞士政府没有采取足够行动,包括制定充分的国内政策,来对付气候变化,以致她们的生命在热浪来临时面对死亡威胁。
回到赤道边缘的新加坡,正值东北季候风减弱转向的当儿。加之在年头影响力升至最高峰的厄尔尼诺大气环流现象,将西太平洋海面表层的温度抬高,整个新马一带乃至不少东南亚国家,都笼罩在一片酷热暑气中。
根据政府在1月公布的第三次全国气候变化研究(V3)推测,假如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保持加速的成长趋势,到本世纪末,岛国的日均气温可升高达5摄氏度之多。迫在眉睫的是,本地研究团队得出环境变化对国人健康影响广泛的结论,指出高温、高湿天气推高多项疾病感染的风险。
(作者是本地退休工程师)
新加坡以及其他东南亚国家,面对高温及高湿度的危害,首当其冲。岛国的高度城市化,使得情况更为险恶。超高密度的钢骨水泥大厦、高度反光的建筑玻璃外墙、网状密布的黑色沥青高速公路,在白天艳阳下大量吸收热量,在夜晚又释放到城市中。冷气机、汽车、卡车、巴士及工厂产生的热量,将城市温度进一步推高。
在没有止境的追求经济增长、加大劳动力、提高生产率的前提下,生活在岛国的我们不可能完全不开冷气机,也不可能百分百地放弃私家车,更不可能不坐喷气式飞机出国。人类须要健全地生活,特别是在遭遇了百年一遇的特大疫情之后。
事实上,2023年是全球自1850年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极端天气同超常温度所带来的灾难,已经在不少地方带来挑战乃至威胁。在本地中英文大报上,异常天气对居民带来的危害,以及怎么减轻这种种危害,成了每天新闻报道的内容。
这样的平民与政府就气候变化课题打官司并取胜的案例,不仅反映了民主、人权的胜利,也是欧洲有识之士勇敢、正义之举。只有当各国政府都能在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上,尽到各自的法律责任,采取实质性行动,全世界的平民才能在这场有关人类未来命运的博弈中,赢得最后胜利。
这绝不是地球局部区域的现象。种种迹象表明,全球大气升温所造成的极端天气和超常气温,已经影响到地球上各地的人。4月9日,欧盟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机构(C3S)在发布的每月通报中称,全球连续10个月创下高温纪录,今年3月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