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大部分人面对这种环保抗议行为,一定是充满问号,甚至是觉得被冒犯,或认为这些示威者根本是在拿石头砸自己的脚。包括关注气候暖化问题的圈内人士,也有不少人发声谴责,认为这种手段将影响一般社会大众对大部分环保分子的观感,后果是让人们对环保行动冷感甚至厌恶。

老实说,当下收到朋友发的这段影片时,我感到非常震惊。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于1888年与1889年创作的所有“向日葵”作品中,如今保存下来的仅有六幅,而遭殃的画作是其中一幅。若是真遭到破坏,那是怎么补也补不了的。

打着拯救地球的旗帜任意妄为,破坏艺术作品,固然不值得同情,但若是借着名画可能遭破坏(但却不真正去破坏它),引导大众思考世界对不同价值的权衡,是否有些可取之处?如果梵高的《向日葵》真的毁了,那意味着什么?既然画作的破坏与地球的毁坏同样都是不可逆转的,为何我们对于前者如此地重视,对于后者却不立即采取行动阻遏?

“艺术难道比粮食重要吗?它是否比正义重要?”两名代表“停止燃油使用”(Just Stop Oil)的示威者双膝跪地,单手贴墙,在伦敦国家美术馆里以充满戏剧性的方式,不断提问。

社会应该如何回应环保分子的行动升级?有趣的是,在一系列于博物馆与美术馆里展开的示威行动之后,作为肩负艺术教育责任的公民机构,惠特尼美国美术博物馆、英国维特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及意大利斯特罗齐宫等多家重要美术机构的代表,最近展开了讨论,以积极的方式探讨艺术与气候行动主义的关系,以及美术馆在整个气候行动中应扮演的角色。

也因此在许多人对这些示威者的举动百般不解与怀疑的情况下,我后来尝试以不同角度,去理解与检视他们这么做,是否可为气候行动带来益处。

不过,利用家族遗产创立基金并为气候应急基金(Climate Emergency Fund)提供融资的美国石油家族继承人盖蒂(Aileen Getty),在英国《卫报》写道,自己支持这次的“梵高示威行动”,因为它反映的正是整个环保运动须要有的焦虑和迫切感。

只不过我很快就反应过来了:原来《向日葵》没事。美术馆证实,因有玻璃层保护,画作几乎没有损伤。据媒体报道,示威者甚至在决定使用这样的手段博取大家目光前,做足了检查与功课,确保画作不会真正受损。

这是约两周前,两名气候运动人士在向梵高的名画《向日葵》泼洒番茄汤,借以对英国政府无视气候问题表达抗议后,对着在场者喊出的口号。两名年轻女子拿起罐头装的番茄汤,二话不说砸到画作上的画面,瞬间在网上疯传。“艺术或生命,哪个更值钱?”的问题,也一下子变得不容易回答。

示威者在使用这样的手段博取大家目光前,做足了功课,确保画作不会真正受损。这一系列的行为,也是这个社交媒体时代之下,气候运动示威者被迫采取的策略升级。但社会应该如何回应环保分子的行动升级?

继《向日葵》被泼番茄汤之后,在德国的一家博物馆里,法国印象派大师莫内的名画《麦草堆黄昏》也被砸马铃薯。此外,示威者爬桥、站在大马路上阻挡交通的行动,也不断在上演,目的是干预城市空间,片刻中断人们的日常生活,或是艺术的消费和享受,提醒大家气候变化会让这一切处于危险之中。

(作者是区域环保媒体与咨询公司益笔思(Eco-Business)编辑部助理主任)

这一系列的行为,也是这个社交媒体时代之下,示威者被迫采取的策略升级。原先的静坐示威和游行抗议,在这个众声喧哗的时代没那么有用了。在不断刊载科学报告和发出郑重警告的效力减弱时,如今像“科学家反叛”(Scientist Rebellion)的组织也冒起了,一群科学家做了参与政治的选择,以非暴力的公民抗议方式呼吁去增长(degrowth),即摆脱社会对经济增长的关注,在气候变迁的大环境下,反思进步的意义。

她说:“在大家喜欢的画作上泼汤,那是被逼到墙角的人才会做的事。我们应该想想:是什么推动年轻人做这样的事?渐进式的环保行动主义(incremental activism)无效,因为如今以这个方式,我们仍未改变地球即将毁坏的命运。”

“你们比较在乎一幅画,还是更关心地球和人类?”

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看着梵高画的《向日葵》,艺术爱好者必然懂得他对这个平凡植物的生命力的欣赏与赞颂。或许梵高画上的番茄汤汁,就是要提醒我们记住,许多艺术的感动,源于大自然的美与力量。两者都不能只用金钱来衡量,我们也缺一不可。